第732页

“你们都下去!”曹操回过神来后沉声说道。

那些侍从也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头,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快速的消失在曹操的身边。而张辽的亲卫也没有跟着进来,就连张新也在张辽接过藤箱后离开了。如今这间屋子里只剩下曹操和张辽两人,以及接到典韦命令封锁四周的虎卫军精锐。

看着张辽一脸轻松的笑容,曹操绷着脸,沉声说道:“文远,你究竟意欲如何?”

“主公,辽不想看到曹家重蹈刘家的覆辙。咱们的眼睛不能只看着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风光,也得看看那些倒霉的帝王。不说近在咫尺的少帝与当今天子,大汉数十位帝王中不是还有那些早夭的‘英主’吗?”张辽在“英主”二字上咬了重音,语气中毫不掩饰的不屑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曹操闻言不语,但是眼神却变得柔和起来。他微微低下头,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无论之前的事情如何,如今士族、世家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他们便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毕竟当年的党锢之祸让他们心有余悸,只要是能够限制皇权的制度,他们都不会反对。何况……”

“何况还不单单是限制皇权。”曹操突然开口接过话题道:“在限制了皇权的同时,还将权力分散,有士族、世家与皇族共掌,只要这份制度不变,士人便等于拥有了不变的权力!”

“主公难道以为这样不好吗?”张辽笑道:“权力太大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啊!看看周朝的历代天子,看看他们下属各诸侯国的历代国君,辽当年曾说过要以史为鉴,主公可还记得?”

曹操双眉一挑,张辽此时一点不让的与他对话,虽然他能够听出张辽话语中对自己、对曹家的关心丝毫没变,但是曹操同样也听出来张辽对皇权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敬畏。但曹操此时也不奇怪,能够想出用议会内阁制度限制、分散权力的人,当然不会是一个敬畏皇权的人。

“主公,如今的天下早已经不复春秋时的古礼,斩草除根成为了通行不二的准则。主公啊!曹家的未来可就掌握在主公之手啊!”

“文远,你为何不用操乃酂侯子孙的理由劝操?”曹操突然问了一个让张辽很奇怪的问题。

张辽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汤武为夏臣,姬昌乃商臣,赵、魏、韩皆是晋国世代卿族,田齐原本也是姜齐的臣子。何况陈胜当年那句话,早已经在天下人心中扎根。若无大智慧、大毅力,何人可以抵御诱惑?”

张辽这是在用汉朝之前的历史在回答曹操的问题,同时还直接说出了士族、世家们最害怕的一件事,那就是陈胜喊出的“将相王候宁有种乎!”的豪言。当初为了这句话,六国公卿的后代们用了无数的手段,借秦军之手干掉了陈胜这个无视公卿的“贱民”,但是他们却最终还是让另一个“贱民”刘邦登上了帝位。而司马迁在他的书中真实的记录了陈胜的豪言,这也是《史记》在汉朝一度被禁的原因,贵族不愿让百姓知道陈胜的故事。

看着曹操再度沉默,张辽嘴角一翘,说道:“主公,今日主公如此对刘家,若是曹家真的登上那至尊之位,将来的某一天,是否会有人效仿主公和曹家呢?”

张辽这句话的杀伤力十足,就连正在做沉思状的曹操也猛然间抬起头,双眼瞪着张辽。眼神中流露出各种法则的情绪,到时让张辽一时间感叹人的情绪变幻实在太快。

张辽在曹操面前如此直言不讳,实在是他没心思再和曹操玩下去了。地方议会已经被荀谌他们提了出来,也就是说士族们也不愿再等待下去,他们也开始出手试探。若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接下来士族们会做出什么举动,张辽也不敢随便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