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时候周瑜却又想到了张辽,“文远兄,瑜能有你这样的朋友,也算不枉此生啦!不过若是为了孙家,还望文远兄能够及时援手才是啊!”
……
此时远在蓟县的张辽只觉得鼻子发痒,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这还是秋天呢,我也没有少穿衣服,应该不会是感冒才对!”张辽捏了捏鼻子,又用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抚摸着自己的八字胡,很是臭美的想到:“这似乎是有人在念叨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不过希望不要是坏事,否则我可不会放过你!”
第689章 地方政治构架!
“友若先生,之前你所说的地方议会辽也考虑清楚了,不过友若先生是否明白这地方议会一旦成为现实,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张辽这次可是私下里与荀谌交换意见。
荀谌微微点头,说道:“知道。分裂。天下重现春秋战国的格局。”
“那友若先生还是否想试一试?”
“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是否适用?那商会和毛纺行会虽然有一定的借鉴功能,可是用文远你自己的话来说,功能不同,即便有借鉴功能,也有限的很。不是吗?”
张辽点点头,道:“确实有限!不过这地方议会要想试行也需要有几个前提条件才行。”
荀谌微微一笑道:“首先就是曹公那里对吗?若是不得曹公的许可,文远你是不会同意实施的。”
“商会、行会都可以是民间的私人行为,自然无需要主公许可。但是地方议会一旦要试行,那就必然会对目前的地方州、郡、县三级官员体制产生不可阻挡的影响。虽说地方议会在我的设想中是不能触及军权的,但是毕竟触动了官僚体制的根基,不得不慎重啊!”
张辽确实对地方议会的试行小心谨慎。他不担心曹操的怒火,如今的曹操即便是火气再大也不可能危及他的生命。他也不担心地方官员和地方世家的抵制,地方议会虽然会伤及现有的地方官员的利益,但却给了地方势力一个名正言顺的介入地方政治的机会,加上北疆军权如今尽在张辽掌握之中,一个矛盾重重的地方势力,不可能给张辽造成麻烦。何况北疆本来就是士族、世家实力绝对薄弱的地区,又经过了张辽前些年的“梳理”,除了渔阳田家还有点底气,公孙家已经跟着公孙续全部迁入了洛阳。
张辽唯一担心的就是分裂的倾向,毕竟北疆地区胡人太多。要想稳住北疆,在不动用兵力强行杀戮的情况下,只能凭借文化、经济的缓慢融合。如此一来,北疆一旦要试行地方议会,势必要将胡人的势力也纳入进来,否则必然会使得北疆再度大乱。所以……
“友若先生,辽不赞成在北疆率先试行地方议会,这是由于北疆少数民族的数量太多,实力也比南方的少数民族更加强大,一旦出事,那就是一场大乱。同时辽也不赞成在目前的大汉州、郡、县三级体制下试行地方议会。地方议会一旦试行,势必要以州为单位。如今的州实在太过庞大,除了青州比较好控制,其余的各州一旦拥有了地方议会,要想闹独立、闹割据,他们的底气就是在太足了。”
荀谌听到张辽这样的理由,也绝对他之前想在北疆,尤其是幽州率先试行地方议会有点急躁。荀谌眯着双眼,右手轻抚颌下的胡须,心中也在不停的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