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页

“孤之意非是要为自己表功,实在是有感此时中央及地方的官制有些混乱,孤想趁此时暂无战事扰乱之机,为中央和地方重新厘清一套官制。不知诸位有何意见?”曹操看着众人,双眼炯炯有神,让在座的许多人纷纷低头沉思。

“主公,大汉承袭秦制,历代天子也多有调整。主公如今身为丞相,对如今有些混乱的官制做出变动也在职权范围之内,此亦是丞相代天子治理国家的职责。只是这中央还好说,这地方嘛……”郭嘉说到这里不禁苦笑。

“哼!除了孙权、刘备,其余之人在孤眼中莫不是冢中枯骨,举手便可平定。如今孤欲将十三州再重新划分,以省、府、县三级代替原本的州、郡、县三级。行省的面积将会小于原本的州,也就是说,行省的数量将会超过十三个。而府的划分也将小于郡,如此一来,倒也能多出不少空缺的官职。如今雒阳已有不少中郎、议郎和侍郎,也是该将这些年轻人放出去,让他们独当一面的时候啦!”曹操说道。

这时候,众人的心意已经全部被曹操的话所吸引。此时不管是张辽扩建新军的表章,还是士族谋划的大计都已经不在时重点,如今的重点是如何在曹操接下来的官制改革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在座的除了郭嘉之外,可是每个人的身后都有着各自的家族和利益团体,争取自己的利益才是如今最重要的。

郭嘉此时也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心中暗暗为当前曹操和张辽的关系感到无奈。张辽欲扩建新军,固然有他针对高句丽的一面,实际上也有他对曹操的不满。北疆的那点小事情虽然张辽处理的轻描淡写、波澜不惊,但这件事背后同样有曹操的手笔。否则以卫家的胆子,如何敢轻易招惹张辽这个统兵大将?而这件事却有做的十分幼稚,任何少有头脑的人都不会感到棘手。可是偏偏张辽此前虽然给人一种随和的影响,但郭嘉和曹操却都知道张辽不喜欢有人触动他的权威,那些小家族的子弟正是犯了张辽的忌讳。而张辽一旦不管不顾的动手,便会让张辽的名声受损,也会使他在争取世家同盟时充满困难。

然而张辽也不知是看穿了这种计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却将此事轻松带过,这让郭嘉在惊喜张辽成熟之余,却有对张辽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更加为难。

张辽如今已是大部分世家意图拉拢的对象,尤其是那些根基深厚的家族,他们的清流传统对张辽那份充满着制衡的制度更加感兴趣。

而张辽要想将张家建成如荀家、王家、崔家这样的大家族,也在需要这些大家族的同时需要大量小家族的依附。张辽在北疆的手段也就有了理由。

而曹操更不是省油的灯,他今日的举动便是要打乱张辽的步伐,同时也要争取世家的支持,更是在世家内部制造不和甚至动乱。而偏偏这份策略却还是张辽为曹操制定,这让郭嘉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荒谬的感觉。

“文远啊!主公也开始出招啦。你还能顶得住吗?”郭嘉暗自舒了一口气,默默的想着北方那个声音洪亮,性情爽朗的好朋友。

第662章 曹、张缓和关系!

郭嘉这段时间虽然在曹操身边显得有些沉默,但是对张辽这个朋友确实是没的话说。枢密院军情司管理着各处隶属各处枢密司的军情处,但即便是枢密司的主官也无法干涉军情处的事务,但北疆军情处却偏偏在郭嘉的默许下实际上接受了张辽的领导。

同样的,郭嘉也将曹操身边的事情,只要是可能涉及到张辽的,郭嘉全部都通过军情司的渠道发到了北疆,这也使得张辽在曹操做出要调整、改革官制的第五天就得到了消息。

“开什么玩笑?这点手段也就是能骗骗那些头脑被增加的官职弄得昏了头的家伙,却根本就骗不了那些老奸巨猾的各大家族主事人。老曹又不是傻子,这时候放出这个风声他为了什么呢?”张辽看着郭嘉送来的消息心中有些纳闷。

但是半个月后,张辽心中的疑惑便有了解释,一封被曹清从马邑转送到蓟县的书信揭开了曹操此举的目的。

“老岳父倒真是用心良苦啊!”张辽手中拿着曹嵩的书信,心中暗自感叹:“一边是亲生儿子,一边则是心爱的女儿和女儿最爱的女婿,老岳父的这点面子……呵呵,还是要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