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我知道。”曹操闷声说道:“文远乃是谨慎之人,行事素来以利益为先,谋定而后动,那些世家想效仿苏秦、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文远那根本就是妄想。至于财物,重新打通了西域商道的张家哪里还会在乎区区钱财?不过……”曹操考虑了一下后说道:“凡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孤要再度调整一部分幽州、并州的郡县官员。”

曹纯、郭嘉相视一眼,心知曹操还是对张辽此次婚礼有了意见,但曹操能保持克制,仅仅是调整文官也算得容忍了,两人便没有再劝阻。

“主公,若要调整官员,是否该将公达、公仁他们叫来一同商议?”郭嘉说道。

“嗯!”曹操点点头,“奉孝所言极是,还得通知文若一声。你们在顺便为孤筛选一下合适的人选,此次也并非仅仅涉及河北,各地官员均要有所调整。”

郭嘉、曹纯知道了,曹操这是在隐藏目的,也是不愿继续激怒张辽,给其他人可趁之机。但没有人是傻子,曹操的举动瞒不了有心人。至于效果,郭嘉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657章 解决内部问题!

建安十三年二月五日,张辽回到蓟县。

北方化冻较晚,此时春耕正是繁忙时节,张辽虽然主管军务,但有了可以监管政务的名义,他没有在军营多待,便直接到城外去和正在巡视春耕情况的幽州刺史荀谌会合。

“文远,此次新婚谌未能亲自道贺,莫要怪罪啊!”荀谌一见张辽便是拱手道喜。

张辽呵呵一笑道:“想要我谅解也行,再拿几幅你亲笔手书的小篆条幅就成!”

荀谌虽然不擅长蔡邕、钟繇、张辽等人的楷书,但是在小篆上却造诣精深。如今张辽提前将便于书写的纸张造出,到处让风格迥异的书法名家留下墨宝就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不但是荀谌,还有曹操、荀彧、荀攸、孔融、杨彪、钟繇、蒯越、郑玄、韩嵩、管宁、王烈、田丰、沮授、司马防等等名人、名士皆被他以种种理由索要了不少亲笔手书的条幅和字帖。这也算是张辽为家族后人留下的传家之宝,想想后世曹操的亲笔手迹只有巴蜀栈道上的两个大字,便可知如此众多的名人墨宝在未来绝对都是无价之宝。

“你又来了!”荀谌被张辽“勒索”墨宝也不是一次两次,他此次送张辽的婚礼贺礼就是一副宽约三尺,长约一丈的“佳偶天成”的条幅,没想到还是没能满足张辽。

“文远,如今可不是切磋书法之时,那高句丽究竟该如何答复,我这个幽州刺史对这种涉外事务却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荀谌轻松地将话题转移。

“高句丽不过一群跳梁小丑,若非公孙康因为担心我们这里而不敢轻易将辽东西边的重兵调离,高句丽连和公孙康相持不下的局面都捞不着。何况高句丽自建立部落以来的行径实在让人恶心,至少我个人没心思帮助他们。倒是朝廷一贯的联合扶余打压高句丽的策略我更加喜欢。”张辽在荀谌面前毫不掩饰他对高句丽的厌恶,一来荀谌是他能够信赖的人,二来他也要通过荀谌清楚地告诉幽州各方势力他张辽对高句丽的态度。

“我就知道是这样。”荀谌似乎松了一口气的说道:“那伊夷模遣人来幽州时并没有隐蔽行踪,反而在到了卢龙塞后便打出了进贡、求援的旗号,名正言顺的进入幽州。虽然我在得到消息后立刻通知子龙将军派兵将他们‘保护’起来,同时命蓟县衙役配合军方将他们的住处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消息毕竟还是传出去了。如今我就盼着有人来接过这个烫手的石头,也好让我能将精力集中到幽州本地的政务上去。”

“友若,你是如何‘保护’高句丽人的?”张辽当然听得出荀谌话中的意思,他也干脆用荀谌的口气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