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所以,张辽敢于向董昭承诺,这是因为他完全有信心劝说孔融不要再多事,甚至还能借孔融的口影响到杨彪。其实张辽并不认为杨彪会很难影响,历史上杨修出仕后长期担任曹操的相府主薄,那时候孔融已死,而杨彪依旧活着。这只能说明一点,杨彪比孔融更加会做人,更加会做官,也更加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董昭听张辽这么一说,也不由得眉头抖动了几下。张辽知道,这是董昭在原以为失望后觉不想又看到了希望而产生的心理波动。但是张辽却不认为董昭对自己与孔融的交情一无所知,很难说此次董昭上门是否保有让自己劝说曹操和劝说孔融的两层意思。但是自己能够给董昭这样一个交待,也算得上是很够意思了。

“若能如此,那就多谢文远将军了!”董昭站起身,向张辽长揖为礼。

张辽可不愿将这么一个人情就被这一揖给勾销,立刻起身还礼,口中直说:“此乃举手之劳,岂能当公仁兄如此大礼?不可!不可!”说着,张辽的双手一把拖住董昭的双臂,阻止了董昭继续施礼。

张辽是武将,双臂的力量何其强大,自然不是董昭这样的文士能够挣脱的。董昭也不会料到张辽有不愿将人情就此勾销的想法,否则势必得跳起来啐他一脸。

“也罢!”董昭被张辽硬托住了双臂,只得无奈的说道:“将来文远若有差遣,昭决不推辞!”

张辽心中一喜,心想:哥们,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以你的能力,这个人情将来一定有你还的时候。

张辽想到这里,呵呵一笑道:“既如此,辽便先谢过公仁兄了。”张辽这是板上钉钉,将董昭的这句承诺先行敲死。

张辽将此行虽不完美,却也达到了一部分目的的董昭送走了。从董昭离开时的身影上,张辽确实能感觉到董昭的心情要比进门时轻松。不过张辽却并不后悔自己答应帮董昭。

原本张辽就有着与董昭目前相同的目的,无论是恢复五等爵位还是将曹操推到魏公的位置,都会使曹系官员有借势水涨船高的好处。与一个侯爵相比,张辽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公爵。而董昭他们想借此达到的目的张辽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先知先觉”加以引导和破坏,尤其是当陈群抛出他的“九品中正制”时,张辽绝对有信心将其搅和的面目全非。至于让董昭欠下的那个人情,张辽是要在五等爵位被回复后,让董昭赞同自己有关封爵制度的革新的。

张辽是个重信诺的人,既然答应了董昭,他自然不会拖延。当天下午,张辽便在晚饭前晃晃悠悠的倒了孔融家。一边是为了劝说孔融,一边也是顺道蹭饭。

不过张辽在此之前就已经将事情的原委向曹操做了报告,也得到了曹操的默许。这是张辽为人、为官的谨慎之处,尤其是面对曹操这样的老大。

“文远,你是来劝我的?”孔融见到张辽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哈哈哈!”张辽轻笑道:“孔文举就是孔文举,脑子转的就是快。有意见吗?”

张辽在私下里与孔融这个性情耿介,但同样喜欢我行我素、任性不羁的家伙也是很随便的。何况两人年龄虽然相差十几岁,但性情的相同和对对方才学的认同使得他们的交情很深。

“有意见又能如何?董公仁既然敢于提出此议,必然有让天子同意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