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用意其余三人也明白,不就是暂时搁置争议嘛。反正此时要曹操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倒不如一步步来,渐渐加快速度就是。只不过这一点郭、程二人是凭借自身的能力推断出来,而张辽则是有他独特的“金手指”。
“具体实施宜缓不宜急。”张辽作为建议的提出者,这个问题自然也是由他首先回答。只见他一翻之前的慵懒,将身体坐直,双眼也随之全部睁开,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的说道:“此项办法的针对性实在太强,即便是其中有妥协的部分,但若是操之过急依然有可能使得士族拼死反击。辽的建议是……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对新进准备任命的官员进行资格考试、考察开始,然后在建议对公学学子也要以考试、考察的成绩来决定是否给予任命,从而一点点的将科举制度建立起来。如此一来,在前期不触动士族根本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与主公翻脸的。”
“可行!”郭嘉、程昱相互间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开口赞同。
“嗯!”曹操此时反倒一下子靠在栏杆上,右手轻抚着颌下长须,双目微闭的思考着。
“就依文远之意,莫要过于声张。这第一次就由操亲自来做。”曹操同意了张辽的意见,也将最大的压力接了过去。虽然仅仅是对即将授官的人进行一次考试,但也极容易引起士族不满,此时即便是张辽这样位高权且与士族关系良好,在士林中声誉极佳的人也未必能会使士族放手。只有曹操亲自上阵,用他的威望身后的军队来震慑那些怀有二心者。
“主公,并州军改大体上已经基本结束,嘉建议将大公子召回,并使大公子为主公副手,以辅助主公处理政务。”郭嘉说到。
郭嘉没有说错,并州的问题确实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十万不属于曹军体系的军队此时已经在曹昂、曹洪的努力下,在张燕以及并州幸存世家的放任下被曹军消化吸收,此时并州军也有了超过七万的军力。在这种情况下,曹昂继续留在并州已经没有什么锻炼的机会了,倒不如趁机让他回京,并再度参与到科举制度的建立于推广中。这也是让曹昂在军中建立威信之后继续在文官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以便于曹昂将来能顺利继承曹操的位置。
“奉孝言之有理。大公子在并州处理事务时沉稳老练,连昱也无法找出什么偏差之处。此时并州已无大事,确是该将大公子召回雒阳了。”程昱随即附和郭嘉。
“呵呵!”曹操面带笑容,颇有几分得意。“那是文远早早的定下了基调,又亲自指点了子修,这才让他没出大错。你们可不要为他说好话。”
虽然曹操不住的谦虚,但那掩饰不住的笑容却表明他心中的高兴。这实在正常不过,谁的儿子谁不爱?何况还是一个能帮着老子分忧解难的好儿子?奉承别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从夸奖此人的子女开始,从这一点看,郭嘉与程昱也是深得各种三昧。
这时候张辽也不能沉默了,“主公,子修能够在并州镇定自若的处理事务那可是他自己的能力,我留给他们的不过是大致的原则,具体实施依旧需要自行处置。否则为何青州那边的臧宣高就出了问题呢?那里我也是同样给出了建议的,而且青州的基础还好过并州。所以奉孝与仲德先生之言并没有夸大之处,子修也确实应该再给他加点担子了。并州如今无事了,主公难道让子修在那边与子廉悠闲自得的看着咱们忙碌不成?”
“哈哈哈!”曹操大笑道:“你这个文远啊!就你还敢说忙碌?你看奉孝、仲德都不好意思看你了。”
张辽倒是一点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依旧是那一脸平静的微笑。刚才那番话虽然听上去确实有奉承吹捧之嫌,但是无论是张辽本人还是曹操、郭嘉、程昱,他们都明白,张辽说的确实没错,曹昂的能力已经在这些年的锻炼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或许在整体局面的把握上他不如曹操,可是在处理具体事务方面,曹昂已经不逊于曹操本人。至于战略眼光的培养也不是问题,曹昂还年轻,只要能在中枢多带些时间,有郭嘉等人的传帮带,有曹操的亲自培养,曹昂很快就能够更加成熟起来。
“主公,子修若是回来,可直接让其参与到官员考核中去。以子修的背景与能力,不会有人质疑的。若真有不开眼的,让他们直接找文若打官司就是。”张辽对曹昂的爱护根本就是明目张胆,他倒也不担心曹操吃醋或者猜忌。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张辽一直是这个态度,再加上他对曹操其余的儿子也非常不错,曹操也将张辽的这种态度认为是张辽要维护嫡长子的传统而已。不过出了张辽谁也不知道曾经的历史上曹丕才是曹操的继承者,而且还有过直接下手迫害曹彰、曹植这两个同母兄弟的记录。张辽虽然对曹家二代子弟看似一视同仁,其实暗中也是有些区别的。不过张辽也是在倾心指点曹丕,而暗中的提防就连曹丕这个当事人都未必能感觉出来,何况曹操与郭嘉等外人了。
曹操也已经有了将长子调回雒阳的打算,此时张辽等人的建议只不过让他又多了一个理由而已。但是因为张辽此时提出了科举制度以渐渐取代察举、征辟并削弱士族对官员的控制力的建议之后,曹操也觉得将自己的儿子放在这件事情上会更加好。因为曹昂大小就随曹操这曹操,军营对于曹昂一点都不陌生,而且曹昂也很是参加了几次规模、强度都极大的战斗。在军中,曹昂的关系可谓是实打实的战友之情。若是再让曹昂在自己的护持下介入科举制度的建立于推广,那等于让曹昂在文武两边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基础。
“可行!操决定调回子修,任命其为五官中郎将,诸位以为如何?”曹操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