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曹操似乎听得有些呆住了,他虽然有心理准备,也没想到张辽会洋洋洒洒搞出这么一大篇文章,而且听上去似乎很是不错,只要能稳定的坚持个几十年下来,士族对中央的掣肘就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但是,这个问题毕竟还是很大的,曹操一时之间也无法做出决断。何况他也需要获得士族的支持,才能够将科举制度事实并推广开来。幸好张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没有要求时时科举的同时变取消察举和征辟,只不过要求被察举者也要参与考试,而征辟便是与士族妥协缓和的条件。

“呼……”曹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道:“文远,此事严格保密。今晚你我再与奉孝、仲德私下商议一番后作出决定。”

第528章 调回曹昂!

时间流逝时总是很快,当太阳渐渐向西倾斜,阳光也不再那么猛烈,它收敛了白天的任性,微红着脸,周围的还带着一圈红黄色的光晕。于是,月亮也渐渐在天边显现,淡黄的圆月时隐时现,是那么小,那么淡,不仔细分辨根本就无人知道月亮已经挂在天空。当太阳渐渐的收拾起余晖,徐徐隐没在远方的树林下,天边的云朵被染得一片橘红,那样刺眼,但也随着太阳的下降慢慢变浅,变浅,直到完全消失。而早已经准备就绪的月亮则立刻闪耀着清冷的光辉,将积攒了一天的能量尽情的洒向大地。

雒阳城,丞相府的后花园中,曹操正与张辽、郭嘉、程昱三人在花园中的凉亭里饮酒纳凉。清朗的夜空中,一轮金黄色的月亮好似圆盘,高高地挂着,为大地洒下了皎洁的银光。夜空中撒遍了金光闪闪的星星,美丽极了。一群萤火虫在凉亭附近的池塘边上飞来飞去,金闪闪的,就好像夜空中的闪闪发光的星星降到了人间一般。夜风习习,吹拂着池边的大树,树叶沙沙地响了起来。此时池塘中也传来了一阵阵蛙声,这些水中的精灵有节奏地叫着,就好像是在比赛谁叫得最大声。这此起彼伏,有如是雷鸣般的响声与风声结合在一起,就好像是一曲和谐的奏鸣曲。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呵呵!杜甫的前半阕《夏夜吟》倒是极为贴合此时的夜景。只可惜后半阙有点不合时宜,否则便是再担一个‘文抄公’的罪名亦是无妨。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啊!”张辽微闭着眼睛,身子斜倚在凉亭的栏杆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白瓷酒杯,整个人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

而郭嘉则和程昱一起在听着曹操转述张辽白天提出的“科举制度”,只不过从这两人一直微张着始终没有合上的嘴便可知道,他们也对张辽的建议十分震惊。

曹操转述完毕后也不管郭嘉、程昱,自己先斟满一杯酒,慢慢品尝着,他对此情况早已是见怪不怪,反正在张辽面前,就算是他自己也出现过好几次这种情况了,此时郭嘉与程昱这样虽有些出丑,可是看到的人也就是他与张辽,有没有外人,正好也能让他心理平衡一些。

片刻后,郭嘉抬起头来说道:“以后别说郭奉孝是‘鬼才’,与文远一比,我郭嘉根本就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了。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你张文远才是‘鬼才’啊!”

这是郭嘉在看完张辽有关“科举制度”的大致节略之后不由自主的发出的感叹,随即便得到了程昱的附和。

“若此科举真能被确认下来,成为人才选拔制度,虽大家族依然会有极大的权利,可是也将有更多的后起之秀向他们发出挑战。届时这些家族将会因为这些挑战而自顾不暇,有哪里来的精力再去与人主争夺大权?可是,这人主……”

程昱在表达了他对科举的赞同之后,也在吞吞吐吐之间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科举制明显是针对士族,并且有利于皇帝。但是此时掌控大局的是曹操,控制了大部分政权的是士族,而偏偏天下的共主——皇帝却是刘协。这固然会使科举制度在推出后的反对力量减弱,也会带来主从不明的后果。这对于张辽、郭嘉和程昱三人一贯的主张是个不利的因素。

程昱虽然只是吞吞吐吐的说出了几个字,可是在座的无一不是人精,而且张辽前些年鼓捣出来的《洪荒封神演义》中可是没少用“人主”这个词,谁又会不明白程昱的话中之意?

“呵呵!这科举对然不错,可是应当如何实施呢?”曹操轻轻一笑,随即便将话题岔开,转移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