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二将军之言虽不无道理,但曹军如今北方已靖,完全能够不动用徐州乃至青州的军队便可威胁荆州。若是三家联手,我军无非就是能从西面抽出两万多军队而已。”虞翻虽是文官,但却是文武双全之人,单论军略,在刘备麾下足可排进前三。

“呵呵,话虽如此,但兵势变幻无常,若真能促成三家联合,与曹操成僵持之势亦非难事。”刘备在有了出路之后,脑筋也活跃起来,不再拘泥于死板的兵力对比。

“不过此议之关键不再我们,而在孙权与刘荆州。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敌,当年的孙文台可是死在黄祖手中,江夏这几年也战火连绵,若要立刻罢兵还行,联手……”张昭此言是明显不看好联合之事。

“也对!”刘备低下头思考了一会儿,抬头说道:“这样,既然他们两家有嫌隙,倒不如我来给他们做个鲁仲连。想来在曹操的压力之下,两家应该有联手之意,只不过需要台阶。如此我便给他们台阶就是。”

刘备说着,双手一拍,“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去准备书信与孙仲谋和景升兄长,然后派人出使荆州与豫章。诸位,如今还需诸位与备同心协力,共保我等来之不易的基业啊!”

见到刘备拍板,张昭等人也不再多说什么,既然有能够不用投降也可保住如今的成就的可能,张昭他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吾等听凭主公吩咐!!!”

第476章 晋阳!

当南方三家诸侯为曹操要南下的决定头疼不已的时候,张辽一行人已经越过壶关,从襄垣北上晋阳。

襄垣是并州要地,位于太行山西麓,上党平原北端,东西皆有大山相连,城南便是浊漳水的支流,为扼守上党郡和太原郡的要隘。

过了襄垣,一路都是山地,一行人都是汉子,又有战马代步,倒也没有太累。但是到了祁县后边进入了并州的又一个盆地地区,便是后世的太原盆地。从祁县向东北而行,那便是太原郡的治所晋阳城了。

此时虽然已是初春,但是并州这边的山上依旧还有大片大片的积雪尚未融化,一眼望去,倒也还是白皑皑的一片。再与此时昏蒙的天际相连,让人不免心生压抑的感觉。也就是这群赶路的家伙都是战场上的厮杀汉,根本就不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张辽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减少剽窃的次数,否则那“黑云压城城欲摧”指不定就被他改头换面的脱口而出了。

从祁县到晋阳,这一路本就是并州的主要干道,年后虽然气温不高,但是路上行人却也不断。虽没有雒阳、邺城那种络绎不绝的场景,可是托了张家在雁门大肆扩张的福,晋阳已经成为南北货物交易的又一个中心。从雁门送来的北方甚至西域的货物,还有南方的各色商品都在晋阳出入。也就是这些年曹军稳稳的控制了北方的局势,这才使得并州恢复了昔日的人气。

当张辽他们赶到晋阳城下的时候已经是太阳偏西了,落日辉映下的晋阳城似乎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这座晋阳城是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设置的,一直就是太原郡以及并州的治所,也是并州南北交通的交汇点。虽然城池的规模不如新修筑的雒阳城,也无法与袁绍、曹操两人竭力修筑的邺城相比,可是那斑驳的城墙透露出来的沧桑感却不是新雒阳和邺城这扩建不到二十年的城池能够相比的。

在大汉四百年的历史上,在最后这一百年里,汉王朝因为内斗而无力继续压制北疆的草原民族,加上南匈奴内迁就落脚在并州以西,这晋阳城便也不是太平之地了,曾经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祸也不少于百起。当初丁原入主并州,招来了吕布,又建起了一支强悍的并州狼骑,这才让晋阳城消停了好些年。丁原入雒阳,吕布加入中原争霸之后,并州也一度失去了保护,晋阳城也面临过十余次匈奴人的劫掠,而太原、上党的大世家也只能自保而无力顾及其他。若非北方的雁门郡被异军突起的张家划入了势力范围,使得畏惧张辽的鲜卑人不敢轻易南下,这晋阳城可能会更加倒霉。直到曹军攻入并州后,并州这才又重新恢复和平。

当年的张辽也是因为在雁门流传的骁勇之名而被丁原招入军中,不到二十岁便已是军候之位,丁原对其器重也仅次于吕布。只可惜那时候的张辽已经不是原来的张辽,这才有了张辽入京便借招兵一事躲开了雒阳的那场动乱。也才有了现在追随曹操纵横天下的张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