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皓,曹司空如今辖地八州,带甲百万(要算上预备役),军粮必然吃惊。加之如今邺城就囤积了双方三十万兵马,并州又有数万兵马正在作战,相比已被包围的腹心之地,幽州自然要稍稍延后一些。”沮授微笑道:“这也不错,可以让文远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我可是看到过文远在伯仁那里的一份计划,相当的激进。”
“哦?”田丰、荀谌同时被挑起了好奇心,“说来听听。”
“文远,你来吧。”沮授抬手示意张辽来说。
张辽也不推辞,这里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将这个几乎不可能实施的计划说出来也没什么。
“沮公言及的那份计划应该是我一时兴起所作的,核心就是在幽州有了足够的兵力之后,分三路东进。一路向北,从平岗包抄。一路走滨海道,直攻柳城。最后一路是水路,由水军运送步兵登陆辽西或者辽东,具体决定将根据当时情况而定。用意也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在一次连续作战中就解决幽州的大部分问题,以节约兵力和粮草。不过此计划实在是过于激进,而且太险,虽然沙盘上的兵棋推演可能性不小,但真到了实战,能有三成胜算都算老天保佑了。故而我根本就是作为一个可能,一种备用和对枢密司那群家伙的一次练习。”张辽说道。
幽州的沙盘在场的几人都能随意接近,对于地形地貌,田丰和荀谌更是一清二楚,所以他们听完张辽的话,也不由得心中倒抽一口冷气。
确实太过用险!不过若是曹操能在结束了邺城战事后将大部分军队北调,也不是不可能一战定乾坤!
这就是先后出现在田丰和荀谌脑海中的念头。
“可是无论如何,这都要等到邺城之战结束才行。也就是说,如今我们的军力防御有余,进攻不足,还只能等待……”张辽撇着嘴无奈的说。
接着,张辽又说道:“不过详尽的计划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好。只要条件成熟,进攻立刻就能开始,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乌桓、鲜卑还有公孙度,这些分裂势力我是不会允许他们始终存在下去的。”
张辽的话语中又一次流露出杀机,其余三人顿时对被张辽划为分裂势力的这几家心中生出怜悯,让张辽这个曾经并州鲜卑誉为“苍狼”的家伙顶上可不是什么好事。愿他们的神会保佑他们!
第357章 出行!
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包括历代被汉族同化的游牧民族在内,他们与发源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从第一个中原政权的建立之初就开始了,并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直到满清统治中原之后,长城一线才真正得到了安宁。虽然随后就是沙俄从北方而来,其他西方列强从海上而来,但这已经不再是内战,而是实实在在的国战。
但就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历来就是胜负参半。秦皇汉武大败匈奴,有用金帛将同样受到匈奴欺压的鲜卑人当成雇佣军,让他们用匈奴人的首级从向汉王朝换取钱粮,于是有了匈奴人的西迁。唐太宗、唐高宗父子连续用李靖、李勣、程知节、苏定方等名将征讨突厥,又再度用金帛诱使当时还显弱小的回纥、契丹等族做雇佣军进攻突厥,逼迫突厥同样西迁。明朝也是利用朵颜三卫抵御鞑靼,清朝更是让蒙古人自己内乱。可见要对付这些游牧民族,中原政权限于骑兵不足,步兵的效用比太差,干脆就启动了“以夷制夷”的战略。虽然也有养虎为患的例子,不过只要能保证中原王朝的稳定,边疆也就能够稳定。
面对着幽州大批的游牧民族,熟知历史上那些做法的张辽有如何会放过这种花钱雇人办事的好事呢。反正盐巴海边盐场多得是,黄金、白银在东瀛也不少。茶叶虽然麻烦些,可也不是难事。只要能让游牧民族自己先乱起来,再从他们手中换取大量的皮毛、战马和牲畜,付出些金银珠宝什么的张辽并不在乎。只是张辽却始终卡着铁器的交易,坚决控制流向边疆的铁制品,军备用品和原料是严格控制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