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胡人对我汉人千年来一直如此,也就是仗着他们马快,机动好,这也算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我们的骑兵虽然精锐,但真正能够适应如此严寒的却不多。但我还是决定,将可以一战的骑兵再调一部分给子龙。至于如何应对?我让子龙自己决定。”张辽说。

“不错!”沮授微笑道:“统帅就是要如此,不干涉前方将领的决定,让他们根据战场形势自行发挥,只要再尽力保障后勤辎重,这就是一个好统帅。”

“大冷的天,百姓们不是在城中就是在堡子里,就算这些骑兵深入我境又能如何?我看重的是开春后的战争,此时得一时得失我并不在乎,让身处前线的将领自行解决就是。”张辽说到。

“此事甚善,我明日一早就让人传到各郡。”荀谌见问题没了,心情顿觉轻松,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其实此时并州上党郡已被曹洪攻克,太原郡也有数城克服,并州袁军高干部如今就剩下晋阳城。曹军大部队如今修整了一年,而魏郡袁军却被煎熬了一年,春耕受阻,秋收更是没影。大批百姓逃亡,地主、世家也纷纷向曹操输诚。邺城如今就像一个已经熟透了的果子,等待着曹操去摘取。袁绍如此危局,塌顿若是没反应,那才会真让张辽奇怪。不过这里涉及袁绍,在沮授、田丰面前张辽就不多说了。

然而在张辽的心中,此时已经在盼望着战斗的早日到来。当他巡视收编的异族骑兵的时候,那种虽然没有队列,但自由度十足的骑兵作战演练让他当年在草原上和鲜卑人战斗时的热情再度勃发。看着那些在马背上呼喝鏖战的士兵,张辽已经决定了,只要一开战,他一定要亲临前线,即使不能上场厮杀,也要在第一线看着将士们战斗,顺便放几支箭。

幽州如今的军队已超过五万,尤其是骑兵,已经翻了一番,足有两万二千人。这也是托了幽州地处北疆,不但可以收编胡人的骑兵,当地的汉人也有大量马术极佳者,让曹军的骑兵不至于差了兵源。只是张辽如今还未曾在幽州建立起有效的正规军、常备兵和预备役一体的军事体系。

这不但是因为幽州人口的缺乏,更因为幽州学术力量的缺乏。张辽已经让卢毓筹备幽州公学,但掌握知识的人毕竟不多,也缺乏学术带头人,使得公学虽建但学子寥寥。张辽不得以,值的向远在青州的老师郑玄求助,不过书信刚刚发出,此时也只能等待。

“子家。”张辽走到正在和孙乾、田豫闲谈的卢毓身边。

“将军……”卢毓等人当即就想起身。

张辽挥挥手让他们不要多礼,随后坐在卢毓身边。

“子家,公学那里你认为还有何处需要改进的?”

“祭酒。我们幽州公学缺少一个当世闻名的学者作为祭酒。兖州公学有荀令君,青州有管幼安,徐州有陈汉瑜公,雒阳更是学者无数。我幽州缺的便是这等学者。”卢毓早已经想的明白,张口就答。

张辽也知道此处却是重点,若无拿得出手的主持者,哪家愿意将自己的子弟送来就学。况且他也和田丰、沮授、荀谌、孙乾等人商议过多次,田、沮、荀三人的名气足以让公学吸引力大增,但奈何三人均不愿出头。张辽自己其实也不差,最次也能让幽州豪强攀上他这棵大树。但张辽深知此时师生关系的重要,一旦形成大规模的师生关系,绝对会遭到最高领导的疑心。而且此事也是离开洛阳前郭嘉嘱咐过的,张辽可以露出些小毛病让人揪着小辫子,但绝不会搞出这么大个把柄来给人抓。

“子家,我已修书青州老师处,请老师帮我解决此事。老师座下弟子众多,学问精深者亦不在少数,应当可以解决我幽州公学的问题。不过倒是那时却会让人忽略了子家的功劳啊!”张辽笑道。

张辽此话说得诚恳,卢毓可算是为幽州公学费尽了心思,从确定地点到校舍的建立,再到招生和教学设施的添置,卢毓都亲力亲为。除了张辽找他,他没事绝不会出现在幽州牧府。才十八岁的年轻人,黑眼圈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