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哈哈哈!”曹操闻言大笑,“奉孝啊!操原本也以为要多操心,可文远却为操出了个好主意。文远信中言道:奉孝足智多谋,善算人心,可为操扫平冀州的魑魅魍魉!”

郭嘉一听傻眼了,他扭头向看过信地贾诩看去,只见贾诩正举着张辽的信苦笑着,郭嘉此时自然之道曹操没有骗他。虽然随着曹操占领冀州,这些事情必然是要他去处理的,就像当初张辽入主青州后将此事交给刘晔一样,可是被张辽直接算计还是让郭嘉心中不爽。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张辽知道了曹操将沮授的问题转移是他建议的了,如今这报复就过来了。

“这个文远,报复还来的真快!”郭嘉苦笑道。不爽归不爽,郭嘉倒不会因此和张辽生分,这两人相互算计也算是朋友间独特的问候方式。

知道事情真相的贾诩此时也不由得笑道:“多亏当初诩一言未发,否则还真不知张将军会如何找诩的麻烦呢?”

“放心,若奉孝当初建议操将沮授交给文远时不多说那几句话,文远也不会这会儿给奉孝上眼药。哈哈哈!”曹操这些天虽然一直都很高兴,却难得能如此大笑。

“算了,反正他说不说都是我的活儿,不过主公,冀州可不比当初的青州,还请主公让文和也来帮忙才是!”郭嘉此时开始寻找帮手了。

曹操见郭嘉谈及正事,也收起了笑容,略一思考,道:“可以,你二人除了各自部属可以调用之外,操许你们调动千人一下的军队,务必要将此事处理妥当!”

“诺!必不负主公之命!”郭嘉、贾诩躬身应道。

第318章 韬光养晦和未雨绸缪的张辽!

曹操的许可很快就送到了张辽的手中,而且曹操采纳了张辽的建议,由郭嘉、贾诩统一对付冀州、并州和幽州的那些世家豪门,并将沮授、田丰全部交给了张辽处置。

如此一来,张辽就因为在权利方面的淡然而让曹操更加的信任,随之而来的就是他彻底掌握了沮授和田丰这两名当世一流的谋士的生命。张辽知道,他的家族在并州,将来他虽然不一定会一直在并州任职,可是并州的安全确实他始终牵挂的。而沮授、田丰的存在就使得原本武力强悍的张家有了能够算计之人,虽然不是张家的家臣,却可以成为张家的盟友。已经和家族翻脸的田丰,原本家族力量就不大的沮授,他们完全可以再豪门望族力量薄弱的并州扎根繁衍,这可是张辽吸引两位大能的好处之一。

“这个曹老大,疑心病真是够重的。要不是早知道你的底细,哥哥我又始终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搞不好这次真的要上当。呵呵!行镇北将军事,好大的权力啊!可惜哥哥就是个懒人,就是弄个大将军过来,该偷懒还是要偷懒的。”张辽面带微笑的想着。

这次战争结束后的局面早就让张辽心存警惕了,曹操方面十余万大军不过拿下了司隶的河内,并在战后攻下了赵国、常山郡和中山国,而张辽的青州兵五万余人却拿下了平原、渤海、安平、河间、清河、巨鹿六郡国,甚至还攻入了幽州。若不是带兵的将领中有两个是曹家嫡系,而张辽本人又停在了巨鹿,估计曹操耳朵里有得多出不少闲话。

如今的时代,文武的分别并不大,很多当世名士也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诸如卢植、李膺、程昱、曹操、袁绍,甚至汉初的窦婴、卫绾都是如此,而武将通文事也比比皆是,董卓曾担任过袁家的幕僚,吕布是丁原的主簿,黄忠是追随刘表的党人,更有皇甫嵩这样的世家。但是历代有为的汉帝都会对文武双全,又手握大权的部下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在必要时,甚至会借助某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来对付这些大臣。周亚夫、卫青、霍光等等都遭了殃,甚至后人也没什么好下场。如今张辽对于曹氏而言,不但是外戚,还是当代学宗的弟子,优势手握兵权的大将,已经符合了以上的条件。所以,张辽即使在担任青州牧的时候,也只是将兵事交给赵云,政务交给孙乾等人,给人一种懒散不好权势的样子。等曹军打下了冀州,张辽也只是屯兵在巨鹿南方,虽然挂着行镇北将军事的头衔,可百事不管,全推到北上的文官手中。这就是张辽的韬晦之策。若此时张辽的老大不是曹操,继位者不是此时还活蹦乱跳的曹昂,那么张辽现在就要考虑如何独立的问题了。但就是这种条件下,张辽在韬光养晦的时候还在不断地加强这家族的力量,他可以确保自家在曹操、曹昂两代人时的安全,但并不能保证曹昂之后的曹家主事者依然对张家还有好感。

不过历史上的曹丕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的后代却心肠不错,曹睿虽然还有些水平,可喜好女色让他四十岁不到就挂了,而且他在位期间直接促成了司马懿的权势大涨,随后的曹芳、曹髦、曹奂都不是人君之姿,也难怪司马氏憋不住了。就是不知道如今曹昂未死,那曹昂的后人会如何。但有一点张辽很清楚,司马家不可能会有机会篡位的。因为张家在并州的势力正好死死压住了河内司马家,而且将门世家和学术世家结合后的实力可不是司马家能够相比的。而司马氏也是在司马懿获得兵权之后才真正开始势力大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