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什么?孙策重伤?”

张辽才看了没几行字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口中惊讶的自语道。

历史上孙策究竟死于哪一年哪一天张辽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张辽能肯定,孙策绝对是死于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期间。这是因为在曹操下决心和袁绍开战前郭嘉对孙策的那番评价实在是太著名了,以至于一直到一千多年后还有人将孙策之死的原因归结到曹操身上。不过据《三国志》和《江表传》的记载:孙策是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用毒箭射伤,而后因为气愤而箭疮崩裂而死。而后江东就进入了孙权统治的时代。

可是现在的吴郡却在刘备手中,而许贡还在担任着吴郡太守,虽然权势已不如以往,但以刘备的为人,许贡至少没有性命之忧。这也算是张辽提前挽救罢了他的生命。

而如今孙策重伤却和历史完全不同。

袁术反叛,曹操号召天下共讨之,曹、孙、刘三家围攻,孙策因为地域相邻,直接就将九江、庐江两郡收入囊中,而刘备也没有异议,只是将大量的九江百姓裹挟到了吴郡,以填补他治下的人口。这两人一人取实地,一人取实利,也算是分赃均衡。

可是当袁术覆灭后,曹仁酒率兵离开扬州,而紧接着袁绍和曹操就开始了军事摩擦。这时候,没有了外界压力的江东就不安分了,孙刘两家先是在丹阳郡狠狠地干了一架,刘备将勇,孙策兵多,也算是互有胜负,平局收场。

接下去两家的选择就不同了。

刘备接受了张昭和身边谋士的建议,先修炼内功,开始重点关注吴郡和会稽郡的民生,将精力从军事扩张转移到了巩固民生上。

而孙策就不同了,他先大军转向西面,打着报父仇的名号进攻荆州。可是他偏偏不愿意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将进攻的重点放在杀父仇人——江夏太守黄祖的身上。而是自持兵力众多,偏要兵分两路,攻击江夏和长沙两地。即使周瑜不断劝说,但在一干将领,尤其是几名老将的支持下,孙策第一次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

孙策此时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他个人虽然是凭借着父亲的旧部和一千老兵起家,可数年下来,他也打下了扬州四郡之地,麾下拥有十万士卒。(当然,他是绝不会知道若曹军不刻意将刘备放到江东,原本他能够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之地。可这事唯一的知情者张辽是不会说的,他才不愿让孙策这个常常会热血上头的家伙记挂着他呢。)而身边的诸侯,刘备势弱,刘表老迈,曹操又被袁绍牵住,孙策就感到此时正是他用武之时。再加上父仇和扩充实力的需求,孙策下定了决心进攻荆州。

然而没想到的是两路大军都没有什么进展,江夏一路顿兵于西陵城下,长沙一路直接被守将刘磐、黄忠在城外拦住。几次交锋,不但毫无进展,潘璋、韩当还接连伤在黄忠的手下。偏偏此时曹仁屯于宛城的两万大军抽调了一半北上,刘表能够从容的调集更多的兵力增援江夏、长沙。又在蒯氏兄弟的建议下,刘表派人联络了刘备,刘备在得到荆州的盟约后做出了出兵的举动,孙策这才悻悻的收兵离开。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并没有引起孙策的重视,他虽然没有打下江夏、长沙两郡,但还是缴获了大量的钱粮、人口,并占领了江夏郡的几座城池,严格起来也不算失败。收兵后的孙策就又将目光对准了他治下的山越部落。

山越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完全可以上溯数千年。但大汉立国后就不断向南北拓展生存空间,向南的一面就不可避免的和当地的越人发生交集。几百年来,战争、杀戮、融合,就是南方各郡汉民和越人的主题。民族矛盾、民族仇恨,让孙策和刘备这两个割据江东的诸侯也不得不面对山越的威胁。若不能解决这些身后的麻烦,他们也根本无力继续扩张。

但刘备和孙策选择的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刘备对于自己领地内的山越族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打击一批,拉拢一批,再加上吴郡四大世家的相助,没有用惹出太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