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后,李傕、郭汜每日领兵厮杀,一连五十余日,死者不知其数。
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汉献帝派人劝解,没有成功。
刘协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他得到侍中侍中杨琦密奏:“臣观贾诩虽为李傕腹心,然实未尝忘君,陛下当与谋之。”
于是刘协采纳杨琦之言,密遣从人引贾诩前来。刘协在屏退左右后对贾诩说:“卿能怜我大汉,救朕一命乎?”说着,刘协想到这些年的凄苦不由得悲从中来,语带呜咽。
贾诩见皇帝如此,连忙拜伏于地说:“此固臣所愿也。陛下且勿言,臣自图之。”
刘协见贾诩答应下来,心中略定,收泪而谢贾诩。贾诩亦不敢多留,向刘协躬身一礼后匆匆离去。
贾诩接下皇帝之请后正寻找时机,却正好遇上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受杨彪之托来李傕处劝和。可他于李傕言语不合,甚至惹得李傕欲杀之而后快,幸得骑都尉杨奉、侍中胡邈相劝,贾诩亦力劝下,李傕只将皇甫郦赶出军营了事。
皇甫郦深感自己有负杨彪所托,于是在李傕军中扬言:“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却说李傕之军,大半都是西凉人氏,更依赖羌兵为助,听到皇甫郦之言,军心渐渐涣散。
此时贾诩又私下密谕羌人首领:“天子知汝等忠义,久战劳苦,密诏使汝还郡,后当有重赏。”羌人各部首领这时候正因为自己为李傕出兵打仗却未得到好处而心怀怨愤,遂听贾诩之言,各自引兵离去。
正好李傕军中因为李傕相信女巫而忽略麾下将士而使得将士心生不满。贾诩适时密奏刘协,请刘协重赏李傕,以离间其与麾下军将之心。刘协欣然允之,降诏加封李傕为大司马。李傕大喜,却不顾众将士为其连场血战而将功劳尽数归于女巫,遂重赏女巫,却不赏军将。
李傕此举终于惹恼了部分将士。骑都尉杨奉与军吏宋果密谋欲谋害李傕,却不料事情败露,杨奉只得引兵叛逃,于是李傕的军势至此渐衰。
不久,张济带兵从弘农赶到郿坞劝和,声言如不从者,引兵共击之。李傕正处于弱势,立刻便卖个人情,先遣人赴张济军中许和,郭汜无奈下亦只得许诺,两军至此终于停战罢斗。李傕、郭汜议和,想各自交换儿子为质,但李傕的妻子十分爱护自己的儿子,不愿交换,和计未定。最后李傕答应各自交换女儿作人质,双方方才真正和解。
这时,张济又上表汉帝,请天子驾幸弘农。刘协此时早对长安的生活厌倦之极,闻听张济此言立刻心生欢喜,说:“朕思东都久矣。今乘此得还,乃万幸也!”下诏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又向刘协送上粮食酒肉,供给帝、后与宫人和被监公卿食用。郭汜下令放公卿出营,李傕亦收拾车架,送帝、后离开郿坞,并遣原有禁军数百,持戟护送。
这时时间已到了七月,汉帝刘协早张济率兵簇拥下出长安东归,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帝在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后再次封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众人皆封列侯。一路上,这些将军们也因为各自的利益纠葛屡有争端。而李傕则在皇帝离开后引兵出屯池阳。
可是在车架过了新丰后,郭汜再度起了劫持皇帝的心思,他引开张济,欲将皇帝劫入郿坞,却因为部下擅自行动让皇帝凭借着皇室残存的威严过了霸陵。就在郭汜发落了自作主张的部下,领兵追上皇帝车架时,却被杨奉引兵千余击退。
在此一战中,杨奉之兵少于郭汜,但杨奉军中的一名军候却勇猛异常,临敌冲阵,无人可挡,一柄钢槊下,连杀郭汜麾下数员将佐。郭汜军为之胆寒,渐有退兵之势。杨奉乘机顺势掩杀,郭汜大败,逃回长安。事后皇帝论功行赏,众人方知之前立下大功的军候名叫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