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兖州刺史刘岱听到消息欲率兵出击,鲍信劝阻道:“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刘岱不从,执意率兵出战黄巾,却因为黄巾势大,导致自己的士兵士气低沉,战心全无,结果全军陷于黄巾的包围之中,刘岱被杀,全军覆没。
而此时的东武阳,曹操也正和几位谋士商议青州黄巾之事,不但荀彧、程昱、郭嘉全部到齐,就连因重病卧床的戏志才也来了。就在他们他们正商量着如何能借此机会占据整个东郡进而入住兖州时,门外有人来报,说兖州从事陈宫求见。
曹操和屋子里的几位谋士互相看了看,不出声的笑了。“有请。”曹操下令,“还有,去通知在东武阳的几位将军到这里来议事。”
接到曹操通知的张辽来到议事厅时夏侯兄弟,曹洪、李典、乐进也同时到达,这时,一个他们谁也不认识的文士正对着曹操陈述着观点。
“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宫?张辽明白了来人是谁,就是那个历史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追随吕布在徐州一同送命的陈宫。历史上的陈宫可不是演义中说的那样大义凌然,智谋超群,忠义无双。历史上,陈宫从没有担任过中牟县令,他背叛曹操,投靠吕布也不是因为曹操法令严苛,在徐州滥杀无辜。他的背叛是因为曹操的唯才是举伤害了他们本地士人的利益,再加上长安朝廷任命了新的兖州牧被曹操驱逐后,认为自己作为首倡曹操入主兖州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的陈宫才联络张邈,拉拢逃亡到兖州的吕布,一同反叛曹操。
看着正在曹操面前竭力表现的陈宫,张辽默然不语。在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后见到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在这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大时代中,每一个不甘寂寞的人都在尽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或长或短,或浓或淡,他们为后世的人们奉上了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也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团,最终,他们留下的是汉末三国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绚烂的大时代之一。
陈宫还在陈述,“宫已说服兖州同僚,共推曹公为兖州牧,宫言‘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济北率先响应,诸同僚亦谓之然。还望曹公及早进驻濮阳。”
陈宫的话音一落,曹操的谋士们还好,他们在知道刘岱的死讯后就早已经料到陈宫此来的用意,而刚刚才来的武将们在听到以曹操为兖州牧立时兴奋了起来,不过在夏侯兄弟和张辽的暗中影响下并没有过激的行为。这不,夏侯惇和乐进、李典正在交头接耳,张辽和夏侯渊则把曹洪夹在两人中间,夏侯渊的一只手还捂在了曹洪的嘴上。不时的关注着武将方向的曹操和郭嘉不禁相视一笑,两人此时大有知己的感觉。
在送走了陈宫之后,曹操开始安排众人的任务,生病的戏志才留在东武阳养病,召回曹仁、曹纯,命曹仁留守,枣祗配合,其他人随曹操西进濮阳。
经过陈宫和鲍信的游说,兖州的官员被打动了,鲍信和兖州治中万潜等人前往东郡,迎接曹操来担任兖州牧。而后曹操与鲍信组成联军,全力镇压青州黄巾军。
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决定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后续步兵未到,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一场遭遇战就此展开。曹操和鲍信的兵力远远少于黄巾,全军在曹操、鲍信的率领下拼死力战,无奈兵力悬殊太大,二人只能暂时撤退。谁知黄巾紧追不放,曹操还身陷重围,鲍信拼死杀回救出曹操,但鲍信却在战斗中阵亡。还好后续兵力及时赶来击退了当面的黄巾军。
此战让曹操和曹营诸将认识到青州黄巾军骁勇精悍,人数众多。而刚遭打击的兖州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是黄巾的对手,曹军战力虽然凶悍,但是人数也不多,除了留守东武阳的曹仁和留在濮阳的荀彧、程昱、乐进所部,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均奉曹操之命带兵进驻兖州各地以安定民心,曹操身边只有曹洪和曹纯并三千兵马。
鲍信阵亡后,曹操接收了鲍信的剩余的兵力。接着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但大战之中,人踩马踏,很多尸体都是面目全非,没有找到。于是下令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命全军士兵扎白布,全营树白幡,为鲍信举哀。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让曹操对朝廷感到了寒心,这就是在王允用计诛杀董卓后因不涉西凉诸将,于是李傕、郭汜等人围攻长安,城破后,天子缚王司徒于阵前!鲍信、王允的死和献帝对王允的无情给曹操打击极大,若不是郭嘉的坚持,曹纯、曹洪和于禁领兵搏杀,恐怕曹军和兖州军就要被青州黄巾军击退。
在郭嘉的劝慰下,曹操重新振作精神,随后又传令各地诸将领兵来援,自己还亲率步骑千余人,巡视战地。当黄巾再度来攻之时,曹操披甲执槊,亲临一线,冒着漫天飞舞的箭矢,巡视各处,鼓舞士气。在他的鼓励下,士兵振奋精神,全力迎战,将黄巾军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