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了军屯,张绣便下令降卒到关中规划好的地方植树。而由于这些降卒一直表现良好,在韩遂、刘表、袁术大军来进攻的时候也没有趁机作乱逃跑,故此张绣特许,原来的五万降卒可以参加夏季举行的武科举,一旦高中或是被选召入伍,这些降卒就可立即去掉降卒的身份,成为正规的士卒。消息一经传出,五万降卒顿时欢呼,成为张绣的降卒虽然每天都有饭吃,但每天都要做苦力,同时也是罪人的身份。如果脱掉了降卒身份,除了每天有饱饭吃之外,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可以上阵立功,这些降卒自然欢喜了。
张绣特许这些降卒可以参加武科举,也是因为兵源不够,总数二十七万的普通兵团和十万的精锐兵团,算上张绣以前所有的兵卒也是不够的。而如若征召新兵入伍,新兵战斗力之低张绣已经停了徐晃的汇报,故此决定先在这五万降卒之中择其优入伍,另外两万降卒则缓上一缓,进行最短一年的劳动改造再说。
而此时张绣也收到探子传来的消息,韩遂已经平安返回金城,准备着手对付叛乱的羌人。当日韩遂退兵期间,收到了程银大败的消息,韩遂就知道萧关东南的安定郡只怕夺不回了,如果他继续从夏阳登陆,只怕会遭到张绣军的围攻。故此改变主意,不在左冯翊登陆,而是继续北上,进入并州地界,再从并州返回凉州。
袁绍虽然占据了并州,但对并州的掌控多是在东部,对于并州的西部则是爱理不理,其实也不是袁绍不想理,而是因为兵力不足,他可是要集中兵力对付幽州的公孙瓒。故此韩遂进入并州之后,虽然绕了一个大圈,但也成功地返回金城。
至于黄忠所部,在得知韩遂军没有在左冯翊登陆之后探听了一会,就引军回长安了。张绣对于韩遂成功返回金城并不太在意,首先韩遂返回金城要面对的就是叛乱的羌人,以韩遂如今元气大伤的情况,平定羌人的叛乱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现在张绣比韩遂强大太多了,占据了关中四塞,张绣先就立于不败之地,想何时打韩遂就何时打,而韩遂要攻张绣,先就要消耗大量的兵力攻陷险关,两方形势强弱对比,一目了然。
春天的时间过去了一半,见得长安方面诸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之后,张绣才领着马超一同出发前往天水。将政事交给贾诩和钟繇二人处理,军务则有赵云处理。张绣出发之日,除了家人来相送之外,其他军政大臣一个也没有来。张绣知道他们钟繇他们春耕完了之后还要弄科举和长安学宫之事,赵云等将则忙于选兵进入精锐军团,文武重臣都忙得不可开交,故此张绣也没有在意,和马超、胡车儿三人三骑就往天水出发。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城商路,天下中心
初春刚过,清明又未至,这时节天气还是有些寒凉的,但张绣三人皆是练武出身,些许寒气倒也不惧。三人皆是身穿短装,张绣和马超用布将长枪包住,不让长枪外露,挂在马上,身后也背了一把大弓,马上有三个箭壶,两人的马匹皆是名马。
张绣的飒露就不必说了,马超胯下的白马也有名堂,名唤照夜玉狮子,全身上下雪白,浑身无一根杂毛。如此一来张绣军中就有三人皆是白马长枪的打扮,分别是赵云、太史慈和马超。
不过如今面如傅粉,唇若抹朱的西凉锦马超却是变成了一个黑壮青年,原来张绣担心在天水城中会有人认出马超,故此让他化妆成这般模样。于是除了实际年纪已经接近三十,但仍然相貌堂堂的张绣外,旁边胡车儿这蛮汉再加上化妆过的马超怎么看都像是下人。
一路之上见到关中平原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春耕,直到过了散关、陈仓一线之后才逐渐变得荒凉。过了陈仓就已经离开了司隶地界进入凉州,天水一带属于凉州的最东南方,相较于西北面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南面的陇西和汉阳则是属于凉州富庶的地方,所以在凉州的汉人也大都聚居在这里还有安定、金城这几郡,通常在凉州,只要过了武威郡,西北方就甚少能看到汉人了。西北面那些地方都不适合耕种,故此也就是还以游牧为生的羌人聚居之地。
凉州苦寒,进入了凉州地界张绣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汉阳郡的天水已经属于比较富庶的地方,但这里与关中平原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里已经属于渭水的上游,山石甚多,使得天水的农业也不如关中发达。但比张绣想象中要好的是,天水这地方并非入目就是一片黄沙,南面的秦岭和北面的陇山都是一片翠绿。
经过连日来的长途跋涉,三人终于远远地望到汉阳郡的治所,凉州南部第一大城天水了。
走在驰道之上,马超忽然惊讶地开口道:“怎么天水城外忽然多了这么多羌人?”
张绣见到不少身穿羌族特有服饰的人赶着马匹或者马车,载着一袋袋的东西往天水城赶去,有些没有马匹的则扛着扁担,有的更夸张,直接就赶着一群牛羊往天水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