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听得,大声应道:“诺……”
……
马腾这边马超援军出发,韩遂的书信已经送至寿春,袁术听得有人禀报是韩遂派人来,很是惊讶,连忙将信使请入,问道:“本将与韩将军素无来往,何故送来书信?”
那名信使亦是机灵之人,听得袁术所问,立即答道:“我家主公有富贵送与左将军,此事主公亲笔书信,左将军一看便知。”说完从怀中取出韩遂书信。
袁术疑惑地接过亲卫递上来的书信,拆开一看,看完之后脸色凝重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本将不能轻率决定,贵使远来疲惫,且到左将军府中厢房歇息,若有传召,亦可立到。”
信使应了一声,退了下去。袁术却是立即对亲卫说道:“速将军中大将和众位先生找来,还有让伯荣(袁耀字 自编)亦来。”亲卫去后不久,手下大将纪灵先到,其后是张勋、桥蕤、雷薄、陈兰、乐就、梁刚等将,之后则是阎象、杨弘、袁胤、韩胤、李丰五名谋士亦到。
乍看之下,袁术手下亦算是人才济济,袁术环顾众人一眼,让亲卫将书信传下去,边说道:“这是西凉韩遂刚派人送给本将的书信,诸位且看信中内容。”说完之后,袁术一边喝着以百金从南阳购来的茶,一边等候着众人将信一一传阅。
待得众人看完之后,袁术便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自从袁涣死后,阎象便成为袁术麾下首席谋士,但近年来,袁术的族弟袁胤逐渐长成,羽翼亦渐丰,开始威胁到阎象的地位,于是阎象开始联合袁术之子袁耀,共同对付袁胤。如今听得袁术发问,阎象就当先开口道:“主公,象以为韩遂书信所言有理。张绣与主公、刘表皆有隙,当日主公与刘表争夺南阳,张绣却是横插一脚,并将南阳夺去,此仇岂能不报。近日又有传闻,张绣手下霍峻杀江夏太守黄祖族弟,黄祖多次向刘表施压要其进攻南阳,为其族弟报仇,象以为韩遂书信所言主公与刘表联手,共讨南阳可行。”
阎象说完,一向与阎象作对的袁胤就立即发话,只听见他说道:“主公,胤以为此不可行。主公如今以进攻徐州为主,何以忽然向西,假若真能夺下南阳,然主公以前就曾与刘表因南阳而大战,此次难保不会因夺下南阳之后因此而与刘表反目,到时只怕张绣会卷土重来。而且如今主公与张绣之间互不相干,既不交恶、亦不交好,正好趁此机会先攻徐州,待得东面平地之后再向西亦不迟,如若因此而交恶张绣,使得其与曹操或是吕布联手来攻,却是得不偿失。”
袁术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并没有立即说话,阎象听得,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如今张绣大军在关中,与马腾大战,南阳空虚,与韩遂、刘表出兵,取下南阳不难,与韩遂南北呼应,只怕张绣是首尾不能相顾。至于南阳之地,只要战前与刘表协商一二,平分南阳即可。须知道如今南阳之富庶更胜徐州,况且徐州有吕布之并州狼骑,难以取之,何不舍难而取易,先取南阳。”
袁胤听得,刚想反驳,这时杨弘却是出来说道:“两位所言皆有理,不过此是战事,不若先听军中大将意见,如何?”
袁术听得,点了点头,将目光望向纪灵和张勋二人。
纪灵见到袁术目光望来,拱手一礼之后,瓮声瓮气地说道:“主公,末将以为阎先生所言有理。末将去年带兵入徐州,以讨刘备为名,却是未料到吕布为刘备解围。故此末将以为若是主公大军进攻徐州,吕布与刘备则会抱成一团以抗我军,然若是我军不攻徐州,刘备与吕布有隙,必会互相征伐之,到时主公取下南阳之后,再挥军动向攻击内乱的徐州,未必不为一条好计。”
纪灵虽然外表粗鲁,但却是粗中有细之人,从军多年经验丰富,又熟读兵书,袁术手下第一大将,非是浪得虚名。
阎象听得一向中立的纪灵这次都支持自己,得意洋洋地瞥了袁胤一眼,袁胤看也不看阎象,出列说道:“主公,纪将军所言虽然有理,然而吕布、刘备交兵,难保不会为曹操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