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海疆[校对版] 骠骑 2589 字 2022-11-13

曾国藩犹豫了一下面无表情道:“二百万两!”

“什么?”慈安和慈禧尚且还没什么表示,坐在一旁的僧格林沁却不干了,僧格林沁瞪着大眼睛对曾国藩询问道:“你的兵都是金子打的吗?你的新军花钱如流水,现在是让你们去替朝廷效力,你当是让你们去发财了?六万人不到就要二百万两的开拔费?大清朝还没有过这样的新鲜事!老夫我的三十万大军也不过一百五十万两而已!”

曾国藩对于僧格林沁的咆哮可以说是无动于衷,在他看来僧格林沁从各地抽调的练勇号称二十万,除了盛京方面和蒙古各旗勤王平乱的四万多人外,其余的可谓是一群乌合之众,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实际上十二万多点,仗着胆子喊二十万还贴边,这老东西明显也是在骗钱。

曾国藩发财清楚自己走的是精兵路线,教官全部都是俄国人的,训练操典也是向欧洲在学习,可以说这些俄国教官在他的银弹攻势下十分的认真,将美国内战、普奥大战、以及眼下的普法大战中体现出的新战术和新战法都进行了实地讲解,还详细的分析了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战败的主要问题所在。

精兵自然得用高价去养,这一点曾国藩比谁都清楚,他的六万人头可是足数的,没半个老弱病残和充数的,就连辎重兵都是个顶个的能背大枪,能推大炮的棒小伙。

慈禧略微犹豫了一下对曾国藩道:“现在户部那边已经是千窗百孔了,银子大多拿去给英国、俄国买战舰,北洋方面练兵以久,各种物资应还能有一些,这次能少就尽量先少点吧!等打退了林逆在酌情补齐可好?否则一下再拿出二百万两实在太吃力了,哀家已经让山西各大票号的掌柜的入京,但是这也需要时间,前线战事如救火啊!”

曾国藩微微的叹了口气,这是典型的不想马儿吃草,还要马儿快快跑,一场大仗没个经年能打下来?几千万两的军费不过是小意思而已,这仗才开始就依然是这副摸样了,开拔的银子都惦记着拖欠,那日后还得了?

不过曾国藩相信林海疆也并没有直接打到北京的决心和准备,曾国藩分析林海疆的进攻很有可能带有非常明显的阶段指向性,目标很可能在拿下两江与两湖之后做阶段性的休整和消化。

因为林海疆面对的是两个对手,太平天国的那群发匪长毛贼可要比朝廷这边的练勇难对付多了,况且在上海还有他之前布下的一个暗桩,李鸿章的淮字营就在那里,上海有英吉利人、法兰西人、美利坚人、俄国人等等的诸多势力,林海疆未必敢一股而下,香港距离广州如此之近,林海疆不是也没动英国人吗?

赶走了相对弱小的葡萄牙人,林海疆也是在看人下菜碟,买柿子挑软的捏!既然有林海疆有所顾忌的就好办,曾国藩急着救两湖,两江的死与不死他并不怎么上心,在这种紧要关头他必须拿出一种态度来,他是靠乡党起家的,在这种危急关头他必须给人一种不离不弃的劲头,湖南必须得保!

曾国藩同时也明白,朝廷这边基本没什么铁路,快速的利用铁路运兵想都不要去想,就连电报线还是林海疆当南洋提督的时候扯的几段,据说现在两广方面的铁路基本是跟着他们部队进驻在铺设,林逆部队的稳扎稳打让人实在非常害怕,而且林逆的军队还不扰民,接管当地的政权而已,最让他惊讶的是随军的大量物资的供给和后续开上来的什么建设兵团竟然还平抑了当地的粮价?雇佣了大量的民工参加施工,这些都是绝对出乎曾国藩意料之外的。

但是曾国藩清楚,在这个大殿上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恭亲王奕忻则一直在注视着曾国藩的表情,奕忻想到了两宫让曾国藩出兵,但是却万万没料到竟然会连开拔的银子都要暂时压下来?户部到底有没有银子,奕忻比谁都清楚,在奕忻看来这里面很可能是因为僧格林沁在自己来之前与两宫说了些什么,才使得两宫突然改变了心意。

难道是两宫唯恐北洋势大?借口敲打敲打北洋?给曾国藩提个醒?还是想把北洋抓在手心里头,用这银子调着北洋的胃口?

奕忻现在猜不透两宫是如何打算的,但是在他看来那种打算无异于都是一步臭棋,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军发兵战阵,大军未行先质疑上自己方面带兵的统帅?这算是哪门子权术?

奕忻非常清楚僧格林沁十分擅于妒忌是出了名的,今天这趟浑水八成是僧格林沁策划出来的,换一个人也鼓动不了两宫的心思,这里面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权柄之争,要知道僧格林沁是亲王,曾国藩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放兵出阵两个互无统属关系,这本身就是大忌,争权里面又参杂了满汉之争,僧格林沁为的是曾国藩手中的兵权和那个他看在眼里却吃不到口中的北洋,所以眼前的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几乎复杂到了难以说清的地步了。

不过奕忻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两宫并没有冷落疏远曾国藩的意思,这次只不过是被僧格林沁应了景,担忧未来的北洋会成为第二个南洋,不过以军费做手段只能激化矛盾,毫无任何有成效的作用,但是曾国藩始终没张口,也没向自己求援,不知道是打得什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