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海疆[校对版] 骠骑 2589 字 2022-11-13

林海疆从未害怕过,作为一名所谓的军人,林海疆只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责任感!中华帝国的主力军团开始在两江、两湖沿线开始发动战略性的进攻的同时,作为一名在战略上制定实施方案的人来说,他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林海疆希望下一次相聚就应该会在国内了!

而这一个国就应该是中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北极熊的野心

乾清宫,这座大清历代帝王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往日的庄严似乎早已不复存在了,以往那些即便着了火也能端住架势迈小碎步的太监宫女们显得异常的惶恐,就连号称铜浇铁铸的大内侍卫们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一些人甚至在悄悄的打探着什么?

满脸愁云惨淡的奕忻望了一眼面前的乾清宫,心知这里乃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象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是似乎今天这里已然变了一副摸样?奕忻在原地等了一会后,曾国藩也焦急的赶来了,这位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似乎连身上的尘土也顾不得了,两人在匆忙间相互点头示意。

奕忻望了一眼乾清宫大殿檐角的置脊兽,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就连往日那些让他百看不厌的透花浮雕现在看来也是那么的焦躁烦人了。

曾国藩快步之余看了一眼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列的铜龟、铜鹤、日晷、嘉量,以及鎏金香炉和那些心不在焉的大内侍卫,一股莫名的气氛似乎在急剧扩散,难不成两宫又要延续先帝前往承德或是西安避难了?

眼下到处都人心惶惶,林逆的匪军还没打过来,但是这边的阵脚似乎已经彻底的乱了,就连紫禁城内也是如此,地方上就更不用提了,不知不觉间,曾国藩已然将恭亲王奕忻落下了很远,往日还要让半个身子以表谦虚敬意,今日一急竟然浪猛了许多,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好停下来驻足等待恭亲王奕忻,被曾国藩超过的奕忻浑然没把这当做一回事,眼下的他与曾国藩可谓是各怀心事。

曾国藩对于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可谓是非常的不满意,现在他的十万新军中的六万新军都在天津附近整训,俄国人的军火船三天二头的卸货,好歹没让他的北洋新军用烧火棍训练,但是北京的恐慌眼下已经蔓延到了天津,即便两宫不召见,曾国藩也准备觐见两宫了,民间传言历来不可信,但是宫里依然乱成了这样就很不稳妥了。

曾国藩与奕忻在安德海的引领下来到了大殿之上,三呼万岁之后才发现小皇帝竟然不在?而顶盔挂甲的僧格林沁则坐在殿内,曾国藩一抬头正好看见了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曾国藩知道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

康熙朝的时候,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

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但是今日曾国藩眼中的正大光明四个字却很不是滋味,从新给两宫皇太后请安之后,曾国藩与奕忻皆被赐坐,大殿之内的气氛显得十分紧张和压抑,曾国藩十分清楚今日两宫召见自己的目的,于是未等两宫开口,他首先起身对两宫一拱手道:“启禀两宫皇太后,臣的六万新军已经蓄势待发,朝廷旨意一下,粮草足备,我大军可立即可整装开赴两湖前线。”

僧格林沁一见曾国藩表态,他是老军务了,自然知道曾国藩想耍个滑头,这是在要好处,林逆攻占两湖可是曾国藩的老家啊!曾国藩能不急?僧格林沁相信曾国藩表面上越是不急,其实就是越急不可待!

慈安对行军作战知之很少,但是慈禧却大体清楚一些,她听见曾国藩的话中似乎有话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对曾国藩道:“这行军作战粮草先行的道理哀家也略微懂一些,比如开拔的银子,开仗前的彩头等等,曾大人还需要多少方可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