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成都周围泸、叙诸郡邑瓦解,椑木、龙泉诸隘口俱失,指挥冉世洪等率兵拒战,全军覆没。朱燮元要稳定军心民心,这样的小子自然不能传出去。略微沉思了一下,朱燮元沉声说道:“王爷,下官身为四川布政使,守城乃是职责所在。王爷乃是天潢贵胄,如果有什么闪失,下官实在是担待不起啊!”

看了一眼四川布政使朱燮元,蜀王摇着头苦笑,心里也是充满了无奈。朱燮元话里的意思很明显,既然是守土有责,自然是要与成都城共存亡。

身为大明朝的王爷,朱燮元和别人不同,可以说蜀王一系和别的王爷都不同。从朱元璋开始,便对蜀王封赏有加,后来的皇帝为了笼络蜀王,也都是恩赏有加。这个恩赏可不是单单口头上的恩赏,而是有实质内容的,那便是土地。

经过两百多年的赏赐,当然也有自己侵吞的,整个天府之国的良田,有三分之二是属于蜀王府。剩下的三分之一当中,有一半和蜀王府也有关系。如果说这个时候天下谁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蜀王绝对当之无愧。有了这么多的土地,蜀王的财富自然也是不用说,所以蜀王一脉都非常的洁身自好。

蜀王一脉不但客己守礼,同时对百姓也是非常的好,灾年的时候减租放粮,在当地威望非常的高。可以说这是大明朝王爷的典范,只是不知道天启皇帝知道整个天府之国几乎都是蜀王的田地,不知道那位为银子愁白了头发的皇上,心里会是怎样的光景。

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看着蜀王心思在不断的翻转,他来到四川时间已经不短了,对于蜀王可谓尊敬有加。这位王爷不欺男霸女,对王府的奴仆管教也是非常的严格,朱燮元觉得这才是大明朝的王爷。所以朱燮元说给蜀王的话,也不全身拍马屁,很大一部分是由心而发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蜀王沉声说道:“朱大人,这成都乃是四川的首府,如果这丢了,那整个四川就丢了。到那个时候你对不起当今皇上的信任,本王则是对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朱大人,本王拜托你来人,无论有什么需要朱大人都可以告知本王。”

“王爷放心,这成都城里守军虽然只有两千,可是这里有无数的汉家儿郎。城外的蛮夷想要攻进来那是痴心妄想,下官深受君恩,自当尽心竭力。”朱燮元的声音很坚决,眼中也是一片决然,显然这位朱大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赞赏的看了一眼朱燮元,蜀王沉声说道:“朱大人,成都城墙高大,想要攻进来难度非常的大,他们也就是围困而已。不过朱大人不要怕,如果城内的粮食不够,朱大人可以到蜀王府来。”

蜀王这句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大家心里都明白,不要看成都只有两千守军,外面有十万大军。如果成都城内不断粮,奢崇明那些外夷一辈子也别想攻进来。至于成都城内粮食的问题,或许官府和百姓的存粮都不多,可是蜀王府多。

没有人知道蜀王府有多少粮食,不过大家心里都有数,蜀王府的粮食就算给全城的人吃,恐怕一年两年也吃不完。他们也都相信,只要朝廷得到消息,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了。

对着蜀王恭敬的施了一礼,朱燮元一脸感激的说道:“下官带全城百姓谢过蜀王!”

轻轻的挥了挥手,蜀王笑着说道:“这些人都是大明朝的百姓,蜀王一脉世受郭恩,这算不得什么。”说着回头看了一眼身穿铠甲的卫队长,沉声说道:“张武,王府之内留下五百护卫,其余的你都带到这里来。记住不可有傲气,全都要听朱大人调遣!”

整个蜀王府有卫队五千人,当然不算家奴护院什么的,现在蜀王把自己王府的卫队都掉了出来,在场的众人全都是一脸的崇敬。

在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的带领下,所有人都恭敬的对着树王施了一礼,大声的说道:“王爷深明大义,千岁千岁千千岁!”

蜀王看着众位大人,笑着将朱燮元搀扶了起来,神态颇为客气的说道:“诸位大人,本王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剩下的事情就靠诸位大人了。希望诸位大人不要辜负皇上的信任,也不要让本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