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这就高兴了?将来可是要做开国郡公的,因功封王也未尝不可,好好努力。”

段韶等人呼吸都急促了。

尤其是段韶,一个县侯的爵位已经让他喜不自胜,更遑论开国郡公,甚至封王。

需知道,父亲段荣如今也只是个县侯爵位。

按理说以段荣的资历以及高欢对他的信任,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只是个县侯。

就连投奔过来的可朱浑元,高欢都给了一个县公。

但恰恰就是因为高欢太信重段荣,导致常常留他镇守后方,例如广阿之战、攻相州之战段荣守冀州信都。

韩陵之战以及攻取山西之战,段荣又要留守邺城。

这也是段荣的爵位迟迟升不上去的原因。

就这个县侯都是几次留后得来的。

如今段韶在爵位上与父亲持平,他也打算将来让异母弟弟承袭父爵,自己靠本事做个郡公,封个王。

在这个王爵遍地的时代,高澄立国后必定要封一批王爵,比如自己舅父娄昭要不要封?自己小姑父厍狄干要不要封?

当然,大姑夫尉景是肯定没份的。

但他没想过王爵世袭罔替,到下一代降一等,给个公爵便是,公爵倒是可以传承下去。

说完爵位又说起了赏赐,高澄看着高季式,怒声呵斥:

“我与你们说过要小心,正因将来你们都是我要倚重的臂膀,若折在了潼关,我得这一座关隘又有什么好欢喜。子通!你为何对我的告诫充耳不闻!我让你小心谨慎,你却附城先登!”

高澄也是现在才知道高季式的先登事迹,旁人将他夸得英勇无双,却听得高澄一阵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