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的意思朕明白,不过朕的报负,朕看卿现下还不能明白。”
赵桓也不与这些臣子计较,只是轻言淡语,将此事揭了过去。又向张浚问道:“潼关、张俊所部,可有消息传来?”
张浚并不答话,向着枢密同知王野略一示意,对方立刻上前,躬身奏道:“臣一直在枢密静等消息,傍晚时分,潼关赵使相传来消息,潼关驻军听得陛下命令,并没有调动一兵一卒,关城对面,敌人也并没有什么异动。臣已拟了回书,命人星夜送回,将长安情形报与赵使相知道,让他可以相机行事。”
赵桓点头一笑,答道:“不错,你做的很好。”
王野又道:“至于张浚所部,却是尚无消息,臣已多派人手,赶往延州各处,务要寻着张部,明白回报。”
提起此事,张浚与王野等枢府官员,都是面露忧色。张俊是统兵大将,几万敌兵过境,不可能真正瞒过宋朝兵将,只是求个兵贵神速出奇不意罢了,长安一战已经几天功夫,加上敌人当初过河时也必有消息,而张俊所部距离并不很远,应该早就知道消息,星夜来援才是。就算兵马被河东的敌人拖住,也该有信使前来,使得皇帝放心。结果这几天来,不但寻不着张俊所部的踪影,就是连个使者也没有,却不得不使枢府上下极为忧心。
见他们如此,倒是赵桓主动安慰,只笑道:“张俊才能虽然并不出众,也是老行伍了,几万精兵在他手中,金兵主力又多在潼关附近,这几万人刚在咱们手里吃了亏,他那里能有什么事。左右是被拖住了,信使又出了麻烦罢了。”
说到这里,他却是皱眉道:“曲端的信鸽不知道弄的如何了……”
话音未落,却听得有人仓皇大叫,惊道:“快请官家出来暂避,城西起火。”
第73章 潼关大战(22)
此语一出,阁内所有的大臣近卫都是脸上变色。宋人已是拥有初步规模的商品经济和众多的市民阶层,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城市内居民变多,极盛时的开封,人口就已经超过了盛唐的长安。而是本着方便市民的精神,并不象唐朝是那样坊市分明,如同棋盘,而是乱七八糟,城市内居民区和贵人区胡乱建造,市场星罗棋布,混乱不堪。是以立国百多年来,每一年都有大量的火灾发生,最严重的一次东京大火,将皇宫都烧了一半。
因着惧怕火灾,宋朝已经拥有了规模建制的消防队,有着严格的灭火法规,饶是如此,因为民居混杂,又多是木制,所以火灾仍然频繁发生,而一旦起火,就很可能无可遏制,将一个城市烧成白地的情形,屡有发生。
前车之鉴如此惨痛,所以在场诸人一听说城西起火,便是神情紧张之极,有几个少年侍卫,不待赵桓吩咐,便已经疾奔出阁,在石阶上看向城西。
举目西顾,却只见火光已经直薄天际,烧的老高,各人站的极高,影影绰绰中,好象看到无数百姓在火光中奔逃,房屋坍塌,火舌肆虐,席卷着世间一切生灵。
各人脸上变色,面面相觑,终有人忍不住叫道:“一定是因为金狗来攻,陛下忘了祭祀火德真君,真君显圣,降祸给长安!”
在他们之后,张浚等人也相随而出,脸色阴沉,一起看向城西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