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页

按照明朝官场的规矩,官员父母去世之后,都得辞官回家守孝,三年期满之后才能重做官。据苏木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杨廷和的父亲好像就在今年去世的,而老杨也因此离开政坛,三年之后才重回到内阁。苏木一惊:“到时候,陛下怕是舍不得首辅的。”

杨廷和坚定的摇了摇头:“我已经三十年没回老家尽孝,如果这次还不回去,还算是人吗?苏木你也不用再劝,就算陛下到时候夺了我的情,也是坚不敢受说正事,本来以你的才干,入阁也不让人意外。”

听他说起内阁增补人选,又涉及到自己,苏木心中一凛,留了意:是啊,看模样老杨的父亲如果去世,他是铁了心要回老家守孝的;如此一来,自己就有机会问鼎宰辅一职这事,自己已经等了许多年了,如何肯轻易放过?

一刹间,苏木立即精神起来,谦虚道:“苏木何德何能,如何入得了阁?”

这本是一句谦言,却不想杨廷和却点了点头:“苏木你确实当得上一个能字,不过,资历却是不足,现在入阁,却不妥当。你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现在入阁,将来呢,好好想想?”

第九百六十九章 钱宁,你带兵过来做什么

听到杨廷和说不同意自己入阁,苏木心中一阵强烈的失望,又有股怒气升腾而起,他强压着怒火,淡淡道:“多谢首辅教诲!”语气已经变得冰冷。杨廷和乃是内阁首辅,是当今文官系统的首领可以说,他的话就代表着百官的意志,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做内阁,就算正德皇帝再宠信我苏木,我要想入阁也是莫可奈何;而且,搞不好,自己还落下个醉心功名利禄的坏名声。在文官系统里混,你首先得有个好的人望,否则,这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杨廷和如何看不出苏木的心思,笑着摇了摇头,道:“子乔,其实,老夫也是非常佩服你的才干的,这朝中,能做事的不过是你和杨一清二人。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如今才二十来岁,正当壮年。从政以来,一直都在翰林院观政,就连一个七品知县也没做过,为政经验,颇有不足,如果入阁,难道就不怕百官不服吗?”

“猛士出于沙场,良相发自州郡,有了地方主政经验,才能在朝堂站住脚。一个合格的宰辅,必须有州郡、部院的完整履历。我认为,你现在下地方上去做一任掌印官,却是大有好处的。”

道理都对,可苏木却不耐烦再下地方做区区县令。他没好气地说:“首辅言之有理,可陛下却不肯下派苏木到地方上去,奈何,奈何!”

现在,也只能将正德搬出来抵挡了。杨廷和笑道:“陛下那里,我自去说,为国家培养人才计,想必万岁也会同意的。”

苏木心中大急,张开嘴巴,正要说话,杨廷和摆了摆手,温和地说:“子乔你听我将话说完。我是这么考虑的,南京和顺天府明年都有出缺,要不你去补顺天府尹一职,这样,也不用离开京城,陛下也会点头的,这也是我们内阁众人商议后的结果。”

苏木一听,两眼发出光了,差一点叫了一声“那感情好,就它了”。

顺天府尹说穿了就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委书记,比起一省的布政使还要大上许多,且又掌管着实权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比起做一个普通阁臣却是要威风、过瘾得多。这个老杨头,真是够意思啊!看到苏木面上露出的笑容,杨廷和心中苦笑:苏木的私心果然重啊!在他心目中,早已经将苏木当成自己的门生,虽然对他很不满意,但对苏木身上所展现出的才干,还是心中欣慰:“人无完人,用人当有其所长,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杨廷和心中感慨:“就算是我儿子杨慎,状元出身,可以说是继苏木之后的又一个大才子,可他性子急,做事毛躁冲动,有的时候不也叫人……呵呵,罢了,罢,想这么些做甚?”

又说了一会儿话,苏木心情极好,顺天府尹可是一个大大的肥缺,而且又是整个文官系统的意思,有的时候,百官的公推,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首辅,累了两日,你年事已高,明日乃是献祭太庙大典,少不得阁老主持。已经夜了,首辅不妨去值房安歇了,这里有我盯着。”

苏木的才干杨廷和是相信的,看看手头之事已毕,就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先去内阁值房休息了,这里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