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页

按照明朝官场的规矩,刘健和谢迁同时上书请辞。

但李东阳去出乎意料地留了下来,在送刘、谢二人的时候,两大阁老当场和李东阳翻脸。李东阳也不辩解,只默默地受了。

接下来,李东阳的良苦用心才被世人所知道。

正因为他保全了杨一清,并在幕后筹划,这才最后扳倒了刘瑾。

听杨廷和这么说,李东阳只微微一笑,再不说话。

杨廷和知道他是要用辞职来保全自己的名节,也不方便说什么,只站起身来,一揖到地。

李东阳一把将他扶起,叮嘱道:“用修,你性子急,今上的性子也急。柔能克刚,今后在陛下驾前不可意气用事。此次对鞑靼用兵,关系重大,此乃我正德天子对外首战,许胜不许败,你可以谨慎做事。户部那边由我去说,务必也要为天子凑上一百万两军费。今日我之所以支持你对鞑靼用兵,也是为了树立你在内阁的权威。其实,我个人是反对的。为了内阁,我了朝廷,也只能如此了。”

“是,多谢首辅。”杨廷和知道李东阳去意已决,眼睛微微发热。

“还有,苏木和万岁关系特殊,他是东宫旧人,在陛下驾前也是有情分的,若遇到过不去的坎,可着他去做。他又是你的学生,是科班出身,文官这边也有一定威望。此人在天子和百官之间,若是用得好了,对于国家却是一件大好事。用修,你培养出来的这个门生却是不错啊!”

“是,首辅,苏木既是下官的门生,其实也是你的学生。”

李东阳叹息一声,拍了拍他的手背:“只可惜,苏木这人有的时候很没有原则,也需要有你这么一个老师在旁边提点。再历练上几年,就推荐入阁吧。没准,还能为内阁带来一股清新气象。”

第八百五十一章 苏木的提议

听到正德的发泄是对杨一清而去,而不是自己,苏木松了一口气。

他心中一动:看得出来,正德是想打这一仗的,只不过,百官那里的阻力让他感到烦恼而已。

这是苏木两年来第一次同正德单独相处,这可是一个修复关系的大好机会,如何肯放过。

就道:“陛下,军费问题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