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人家有两层窗寮,外面为窗,里面为寮。妇人打发丫鬟出去,关上里面两扇窗寮,房中掌着灯烛,外边通看不见。这迎春丫头,今年已十七岁,颇知事体,见他两个今夜偷期,悄悄向窗下,用头上簪子挺签破窗寮上纸,往里窥觑。端的二人怎样交接?但见: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好似君瑞遇莺娘,犹若宋玉偷神女。山盟海誓,依稀耳中;蝶恋蜂恣,未能即罢。正是:被翻红浪,灵犀一点透酥胸;帐挽银钩,眉黛两弯垂玉脸。”
……
再看满堂听众,一个个都是满眼绿光,喉咙里全是吞口水的咕咚声。让人感觉,恰似落入了那虎狼窝里。更有那猥琐的汉子伸手朝自己档下摸去,口中喃喃低语:“若我能过上那西门大官人一天的日子,就算是死了也甘心啊!”
正德等人总算是听明白了,这说书先生说的是风月故事儿。
他们都是血气方刚之人,听了一段,只觉浑身燥热,这故事却是如此的撩人。
刘瑾是个太监,本对男女之事毫无兴趣。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不安起来,带着天子来听风月段儿,若是叫人知道,即便他权势滔天,须少不了麻烦。
就要劝正德皇帝速速离开,这个时候,正德突然又拉了前面那人一把,低声问:“这书叫什么名字,我以前怎么不知道,苏木好好的一个状元公,怎么可能写这种书儿,这不是坏了自己名声吗?”
第七百七十六章 传奇
那人对正德很是害怕,挣扎了一下,低声道:“这位相公,此书名曰《金瓶梅》,乃是京城最有名的书坊《风入松》书局刊印。其实,我们也不敢肯定这书是不是苏子乔写的。不过,看这行文方式,同《红楼梦》倒有几分仿佛。而且,《风入松》东家林老先生和苏学士即是老乡,又是好友。想来,这书定然就是苏子乔所作。只不过,怕是坏了自己的名头,这才不录名字而已。”
正德笑道:“行文方式,你又不是读书人,知道个甚?”
“你这话说得就没道理,真小看我了。”那人顿时不服气:“说起小说书儿,我每个月总要看上十来本,读得多了,自然也琢磨出些门道来。别人写的小说书儿,就一味说故事,仿佛不将故事编得曲折离奇不肯罢休。”
“不过,这苏子乔的东西却有一个特点。对于故事,却不怎么看重。但写出的人却好像就活生生立在你面前,能够写出这种味道的人,天下间也只要苏子乔一人而已。我敢和你打赌,这本《金瓶梅》必定是苏子乔所作,否则,你自可挖了我的眼珠子。”
正德:“听你这么说来,还真有几分道理。以后有机会,倒是要问问。”
其实,这个听客还真猜对了一半。
这本《金瓶梅》还真是苏木写的,只不过,也不全是。
原来,在来陕西之前,林老板来同苏木告别。就谈到最近京城书坊竞争激烈,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版能够拿得出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