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九一口气点评了十几名重臣的长处与短处。
当着大家面点的。
于是所有人都在苦笑,包括寇准,包括赶来迎驾的王钦若。
但这时候大家都不气愤,这是宋九为下去交待以后国家注意事项的。若是因为说了自己缺点而动怒,在这时候与宋九冲撞,那纯粹不亚于去送死的。
“再说夫子最重视的东西,礼仪。实际礼仪就是秩序,国家有了秩序,有了规范,各安其职,国家就会安定,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礼仪的根本。不能为了礼仪而去礼仪,那是舍其本求其末了。特别是敬鬼神,夫子之道,敬鬼神而远之。相信此次安定后,肯定又有大臣献媚,要求陛下前去封禅了。”
“嗯,我们来看封禅泰山国家的下场,秦始皇封禅泰山,结果不久秦朝灭亡。汉武帝封禅泰山,太子冤杀,国家穷弊。唐高宗封禅泰山,武则天篡国,李氏差一点尽屠。唐玄宗封禅泰山,结果安史之乱,唐朝衰败。就是汉光武封禅泰山稍好一点,然而东汉一代不如一代,更无中兴之君。为何?”
“佛教感化世人,本是好的宗教,又为何周世宗灭佛,为何王禹偁排佛?无他,没有多少真正的大和尚。八成和尚出家不是为了信佛,而是因为好吃懒做才出家的,因此许多和尚视钱如蜜。然后借助佛的名义,蛊惑人心,骗取百姓财富,甚至为非作歹,兼并土地,私放高利贷剥削百姓。而且广建寺观,大修铜佛像,必伤国家财政,诸多人出家,导致田地无人耕种而荒芜,百姓将财产田地寄于佛的名义下,国家税务无法收征。这些人名为出家,实际已不是佛的子弟。”
“若是听他们蛊惑,即便死后,佛祖也不会将此人带入天堂。最有名的便是梁武帝,因为信的是伪佛,马上就遭到了现世报。那么佛要我们什么,积善行德,这不是给佛敬多少香火,而是行善事于世人。如陛下做一个明君,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大,佛就会喜欢。如果不顾百姓死活,用百姓血汗的税钱而去封禅,而去大修寺观,佛会不会喜欢,会不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好运?”
“说得好啊。”寇准道。
宋九就没有再说了。
可能以后还会说,但想到了才说。
在位一天,尽职一天吧。
然后他看着北方,主要还是北方。
不过有两个良好的基础他未说出来,第一个就是辽国掳走了许多汉人,甚至将他们送给了鞑靼,宋九不打算学习唐太宗,将汉人一起带回来,有他们在各个北方部族里,利于加速民族融合。
第二个就是多年的洗脑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