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钱没了好办,大家挤一挤吧,最少比汉武大帝那种穷兵黜武式的用兵要好上一份。这一点打过后,退回来防御,用费便会减少,而且不久夏税就上来了。
可是这两个人在四川均贫富……没办法再战下去。
他恨恨道:“国贼!”
宋九亦骂道:“当诛。”
这件事他略略记得一些,史上赵匡义正借助辽国休生养息之即,决定集全国之力,一举将李继迁之乱镇压。但王小波李顺来了。结果他们不久都与他们所杀的那些土豪劣绅相会于九泉,李继迁却坐在西北开怀地大笑。这一折腾,赵匡义见到国家困难,不能为战而不要百姓吧,赵匡义只好向萧燕燕请和,萧燕燕自然不同意,不同意河北河东要驻兵防御,四川乱要镇压,那么李继迁便真乐了。
现在继续来。
正当朝廷用兵辽国时,两个家伙同样造反了。
若没有这场叛乱,是不是可以多做很多事?
……
宋九的想法这时略有些偏激。
但大多数人所说的王李二人造反原因也不对。
王小波是茶商,宋朝禁榷私茶,那么就要造反。他是中小茶商啊,走投无路了,不造反怎的?首先说这话实际连榷茶都不懂,所谓榷茶是指官府垄断茶叶贸易,从茶山将茶叶买来,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包括买扑形式给各个茶商,销售到各地。朝廷所干的是后来中国电信移动的工作,茶商利益会受损,但变通一点,还是能以各种形式参与进去的,甚至因为漏洞太多,一度逼得宋朝最后又实施了通商法。真正受害的非是王小波,而是消费者。还有就是盐,如唐初一斗盐只有十几文钱,宋朝变成一斤就达到几十文钱。
难道因为国家企业垄断,就要造反吗?那个,哈哈……
再者,去年西川干旱,天灾在古代颇让人头痛,毕竟就那么一点生产力,然而平心而论,宋朝对赈灾应当做得很好了。如果因为灾害,就要造反吗?那中国那么大,那一年没灾害,一有灾害就造反,还了得!
两者都是扯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