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辽国防御力量也不强,只有少量砦堡,既不高大,也不坚固,留守的兵力也不多。
然而不能意味着宋朝就可以重新占下。
若是宋朝西北继续是一个烂摊子,没有河西的隐护,即便宋朝占下,也未必能防守得住,性质与易州是一个道理。
但现在不同,子河汊一战过后,河西各族归心,朝廷同样有意开始经营胜州,胜州便能与未来的偏关互相呼应,雁门关也可以与未来的神武城呼应,神武城又能与偏关呼应,若是可能,再将一些紧要的古长城修一修,至少这片土地(偏关神池五寨三县范围)就能真正属于宋朝。整个河东西北部那个小凹坑形成一个整体。
这与明朝不同,明朝同样看重这个地方,所谓的外三关便是雁门,宁武,偏关。但明朝防御的却是河西游牧民族,现在宋朝防御的却是山后云州。明朝能得到山后兵力支持,宋朝这时能得到河西蕃羌兵力支持,优缺点相差无几。
这里辽兵更少,早在宋朝出动大军前,就逃之夭夭。
然后开始筑城寨,大量民夫兵士带来了无数水泥与火药,以及各种工具。
为了加快速度,不仅动用许多辎重车,还让民夫肩挑手提,尽快将各种物资送到前线。
最先动工的便是偏关城,倚着这里特殊的地形,筑就一道险关。其次便是神武城。
又在偏关西二十里黄河边筑忠义堡,与西北遥相呼应,然后于偏关东北八十里处鸦角山下筑忠卫堡,于东六十里红水沟筑忠丹堡,东北二十里大灰沟处筑偏关营,神武城西南二十里筑忠勇堡,草城川东北三十里处筑护国寨。
不算太多,多了没有那么多人力与物力,时间也抢不上来,而且未来必导致兵力分兵过重。
实际与现在的河北政策差不多,就是以各大堡砦为首,周边再建一些兵屯兵铺,兵屯兵铺不是防止辽军大部入侵的,一是用来防范辽国斥候,二是防范辽国小部来宋境打草谷,三是互相警讯。
所驻兵屯的都是骑兵,一旦大部入侵,就近迅速撤到各大堡砦里。
它有些消积,但不能说不起作用。
如武则天时突厥入侵,兵力达到深州,敢不敢象萧燕燕那次南下,将兵力再往德州方向延伸?或者象史上萧燕燕最后一次入侵,径直攻到大名府,澶州城下。
后面这些堡砦只要没有全部攻破,一旦深入过份了,这些堡砦便成为层层绳索,一道道捆绑起来,很可能突厥有去无回。相比于武则天时,宋朝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尽管他们现在遇到最强的辽国王朝君臣。首先是募兵制,不象唐朝府兵征调那么缓慢,而且武则天时府兵制度渐渐溃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