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

但最少李世民杀了大哥兄弟,敢让史官公正的记录下来,高丽失败后,敢下罪己诏,将责任全部揽于自己一人身上。

无论赵匡义在内治上做得怎么好,这份坦荡,这份大气,赵匡义拍马都追不上的。

宋九更恨赵普,为了重新上位,替赵匡义遮丑,可这样一来,就渐渐将赵匡义调教成一个真正的岳不群,甚至可能渐渐塑造一个对内强横,对外软弱的窝囊国度。

可最后也慢慢想开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又有几个李世民。相比于其他皇帝,赵匡义至少还算中上之资吧,至于比到清朝做奴才好,比到黑暗的明朝好,比到南北朝比门第好,比到唐末五代战乱好,比到元朝做最下等人好。

宋九徐徐答道:“陛下,岐沟关之败,虽让我朝元气大伤,辽国元气也是大伤。前线将士斗志顽强,以后辽国必会入侵,但臣相信一定会互有胜负,陛下倒不用太担心。不过陛下,臣想恳请陛下严惩臣。”

“宋卿……”

“陛下,听臣说,汉唐军威盛大,固然是种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奖罚分明,即便如名将李广之流,因失误同样也要被处死,因此诸将到了前线,不敢掉以轻心,更不会发生雄州诸将议事,象市井里的泼妇在大帐里扯皮的事。臣在固安便察觉到粮草有问题,因臣以前一直将曹公当成长辈,没能执着地利用都监之权强行过问。兵退雄州,更没有据理力争,到了岐沟关臣更感到不妙,但才智愚劣,终没有想出来,以至三军大败。后来臣虽亲自指挥,然而这个功劳不是臣的,而是前线将士,数万乡兵义勇用鲜血铺就出来的撤退之路。因此臣非但无功,而是有过,故恳请陛下罢免臣之官职,不然以后岐沟关惨剧仍会发生。”

大家先是莫明其妙,然后一起发呆,当真如此么?

但似乎宋九表情很哀痛,难道前线战报有误,中间确有隐情,宋九的确犯下一些严重错误?

有的人怀着不好的心思,甚至打算动用手中的资源,再次细查一下当时的详细情况。

宋九却继续说道:“不过臣回来的路上,因为走得慢,听到一些消息,这更让臣担扰。特别是李相公,你说汉高祖以三十万之众困于平城,于是用奉春之言以定和亲之策。文景外示羁縻,于是边城宴闭,黎庶息肩,所伤不多,其利甚博。汉武穷兵黜武,有功有过,我不想过份评价他。但当真如此?君翻看史册,文景时对匈奴不可谓不尊敬矣。但匈奴入侵过多次,当真是边城宴闭?甚至差一点让匈奴与汉朝蕃王联手,颠覆整个汉朝。正是生活在这种屈辱的外交环境中,汉武大帝这才扬兵大漠。就算不收复燕云,但想和平,不是求来的,李煜求先帝,先帝能因为他的求恳,而不一统中原?汉晋对胡人羁縻买安,并不算太薄,然而晋朝内乱时,胡人难道不乘势而起?我朝重内治,富庶,我朝就是打算主动求和,但你能保证辽国以后不贪婪地入侵中原?”

然而这一战死了太多太多的人,宋九内心深处也有些厌战了,因此不想多说,只说了一个比喻:“臣忽然想到一个寓言,有一个面包走以路上。”

面包才出来时叫果子,不过最后还是叫了面包,以区分于蛋糕,但这份产业与宋家无关了。

宋九在家中几个子女小的时候,讲了许多故事,有一些童话故事,渐渐也在流传,甚至这些大臣的妻子用它们讲给他们的子孙们听。因此宋九说面包会走路,大家还是能接收的。

宋九继续说道:“它忽然感到自己很饿很饿,于是便将自己吃了下去。”

站进房中的二十几个人,个个都是才智一流的人士,便迅速在脑海想像,结果一想,全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