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宋九思考了良久。
国家决策那有百分之百的好处呢,得择轻重选择。
与王家可能会形成的危害性相比,宋朝头号强敌还是辽国。一旦得到燕云,中原不会有危险了,可以释放出更多兵力。甚至可以调节,让辽国与王家发生冲突,控制王家力量的强壮。
因此此时不能顾虑得那么多。
并不需要朝廷花费多少钱帛,宋九也不想浪费,只是没人知道西夏未来危害罢了。
一是将羊毛商路向丰州北部扩大,甚至可以通过夹山,将辽国的皮革贩运过来,宋朝的出产贩运出去,在宋辽僵持状态下,形成一条走私商路。那么这个利益纽带形成,会使各部族渐渐完全倒向宋朝。其次是青盐,宋朝盐贵,不是制盐成本高,而是因为榷盐,使得盐价贵。辽国东部也产盐,这导致了整个河北地区因辽盐冲击,只好实施通商法。但这些盐因为成本无法运向夹山。
因此宋九提议,开通一些道路,改良运输车辆,使得青盐幅射到更广大的地区。因中原战乱,许多百姓逃向这里避难,仅向王承美投降的就达到七万多帐,一帐就是一户人家,可以想像这里的百姓数量。
一旦青盐道扩大,定难四州会受益,王家会受益,夹山各部族会受益,同时还减少了盐池附近各党项豪族的怨怼,朝廷所需的仅是起一个推动作用,就能将这一地区与中原紧密联连在一起。
辽国就会头痛了,强行征服,各部叛心更重,不征服,他们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利益拉拢人心。
阻卜那边还是如此。
萧燕燕想清静无为,对羊毛商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若是阻卜将马匹大肆向宋朝贩运呢。
党项马就是河套马,高大,爆发力强。阻卜那边的马相对要矮小一点,它们就是后来的蒙古马,可这些马更能吃苦耐劳,成吉思汗远征欧洲,用的可不是河套马,而是清一色的蒙古马。
只要一动马,辽国肯定坐不下去。但他们怎么办,若出兵镇压,各部怨气会越来越重,那么再稍做引导,就能发生大规模的叛乱。或者禁商,那更行不通,漠外地域广大,人烟稀少,从哪儿能禁得起来。
而宋朝所做的不过是派几百名商人。
如果是原来,宋琪必然又要上眼药了。但他现在哪里能顾得上?
……
沉默了几天,赵匡义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