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曹光实更不用说,宋九在巴蜀做法,让他敬佩,后来征河东时两人合作过,至少不是敌人。
两人到了夏州,虽然李继迁逃跑了,但很好地执行了宋九的命令。
于是得到准确情报,立即将情报送到京城。
宋九打开一看,上面说了两件事,地斤泽诸族会盟,还有李继迁迎娶党项最有名气豪族野族酋首的女儿。并且因为两人重视,斥候打听得很仔细,唐末时西北六大府族,野利族独据其三,后来渐渐末落,变成两处,一处是在灵州,一处是在横山。横山这一族不及灵州那一处族帐多,然而生活在山区,子民更勇敢。
李继迁迎娶的妻子就是这一族长的女儿!
第三百八十七章 原因
不但这条消息,还有许多其他的消息,有的有用,有的没用。
宋九将这些隔情报整理出来,首先得找出李继迁能成势的原因,不仅是李继迁军事能力,还有各族为什么如此拼命支持他。这不是在辽东,整个后方都是女真人,又是极度落后的所在。定难四州文明开化了,还有许多汉人,吐谷浑人,吐蕃人,以及其他种族的羌人,这些种族互相不团结,即便是党项人也不团结。
所以得找出真正的原因,这才能开药。
他将手里事务放下,整整呆在枢密院看了两天,最后终于理出来一些头绪。
还有呢,如何开这个药剂。
又想了两天,宋九在政事堂将这两份情报抛出来。
宋九再将定难的历史讲了一遍,唐朝与五代时未讲,那是过去式。也不是讲他们的历史,而是讲心态与对错。
赵匡胤继位,李彝殷来降,避讳改名,是否李彝兴如此忠诚于宋朝?不是,他所做的仅是希望得到中原王朝对他在夏州政权的承认,好捞取好处。效果也不错,赵匡胤承认了他在定难的治理权,并且官拜太尉,在宋初能得到这个职位的,除了李彝兴只有一个人,赵普。
赵普也在坐,冷声说道:“宋九,当时朝廷有何能力西顾?”
“是啊,可我没有说先帝做得不对,我讲的这段历史,是从历史上找出李继迁能聚集诸族反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