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看了看,又去看纺织机械的研发。

对它宋九十分重视,一旦成功,那么阻卜人甚至就可能一半部族能成功策反,威力远胜于火炮。

东华门放榜时间就到了。

放榜后,诸录取进士诸科生要带到讲武殿,觐见皇上与诸大臣。

宋九有些好奇,因为他想到了榜下捉婿的传说。

看了看时间,便装从中书来到东华门观看。让他失望,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人来捉女婿,大约这时候进士仍不值钱。

但宋九心中清楚,自此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没有什么人捉女婿,但来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同时还围着黑压压的各地举子。

此次得中的举子数量惊人,不仅有一百多个进士,二百多个诸科,同时赵匡义还下诏让礼部阅贡籍,十五举未中进士或者诸科者一百八十多人录用,同时还有九经以上未中,但其年老者七人,也特赐三传出身。后者虽录用,不值钱了,就不知道赵匡义如何安派。

宋九在当值中,是偷偷跑出来的,诸学子都未注意。

他就听到一个青年对着另外一个中年人说道:“师亮兄,今科择策,对你有利啊。”

“运气运气。”中年呵呵乐道。

宋九不由看了他一眼,三十多岁,长方脸,长相如何,宋九没有太在意,而是观察到他的气度,青年明显有讥讽之意,可此人并不是太在乎,这份气度还是可以的。

另外一个中年人说道:“光弼贤弟,你才华横溢,录取自在合理当中,然榜上名次虽高,仕途却不能与榜上名次相比,那要会的是为官之道。”

青年人不以为然,嘿然不语。

中年人又道:“光弼,你再想一想,赵普相公可是进士出身?宋九相公可是进士出身?”

“不同,赵相公随太祖,那是从龙之功,宋相公一身杂学也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