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宋风[校对版] 戒念 4480 字 2022-11-13

至于李清先前努力制作的大量的大型投石机,实在是入不了天机的法眼,则干脆全部交由种谔和杨崇岳来处理,分散到白池城、盐州、盐城、嘉宁军司、古乌延城等重要城池作为守城器械装备。考虑到可拆装的中小型投石机在剿灭李清部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定西军中则装备了四五十部,负责安装、保养发射的正是李清先前苦心四处搜罗来的汉人工匠,这也全部都被冰封所继承下来。

如此装备下来,连种谔都觉得定西军简直就是个怪物,契丹的军队由于宋辽两国几十年都没有交过手了,种谔不知道其战果如何,但种谔知道若是宋夏两国任何一支人数相等的军队正面和其对决的话,那结果只有灰飞烟灭——有着宋朝的优良武器装备,还有党项游牧民族传统的骑兵,定西军完美的将两个文明的特长都兼顾了,种谔还想不出能够比这支军队更为强悍的军队。

阿里提回国的路程是经过嘉宁军司的,他的路线是经过皇城司特别安排的,富弼也结束了他在汴都的事务,重新返回延安府坐镇西北,他知道虽然两国已经达成了和平协议,但这纸协议完全是那个年轻人为党项人所设下的圈套,恐怕党项人的战争赔款一到手,就是西夏灭亡的时候到了。

阿里提并没有看到定西军,定西军早就在他到来之前前往夏州做整合训练去了,这也是避开党项使臣的眼睛窥伺出宋朝即将发动灭夏战争的虚实。不过阿里提还是看到整个嘉宁军司彻底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李清所制作的大型投石机是嘉宁军司城头所藏不住的,数量如此之多的大型投石机,让阿里提对收复这一被西夏视为重要的牧区和粮食主产地的嘉宁军司彻底没了希望,他心中只盼望着宋朝能够谨守协议,让西夏能够喘口气。他相信凭借着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与兴庆府周边肥沃的土地,用不了十年的时间便有自保的能力——当然这一方面要指望着宋朝在这十年当中不来攻打自己,另一方面则是西夏内部赶快结束内斗。

一想到内忧外患的祖国,阿里提心中就不断的抽搐——党项立国以来几乎年年都发动战争,对大宋的、对辽国的、对吐蕃的、对回鹘的……能够休养生息的年份少的可以用十个指头算出来,长期的对外战争好在是胜多败少,除了对辽国作战以完败而告终之外,几十年来西夏从对外战争中占尽了便宜,直到被大宋这个怪物所重伤——他没有想到不到十年的光景,一直被党项所“欺负”的大宋会发动如此强硬的反击,整个西夏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被占了过去,而且还都是优良的牧区和粮食主产地,这对于一个国土面积几乎三分之一还要多是沙漠的西夏是多么大的重创!

更使阿里提揪心的是,宋朝得到的优良牧场使得宋朝的战马不再成为非常紧俏的军用物资——在大宋汴都,他看到乘坐马车的宋人数量比几年前他所看到的多了几倍,要知道在几年前,尽管是作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汴都的街头,大量的牛车充斥其间,放眼望去的马车屈指可数!这至少说明大宋在战马的需求上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满足,马匹开始流向商品交换领域——尽管阿里提还不知道“商品交换”这一王静辉所提出的新名词,但以他敏锐的知觉却明白汴都马车的增多对西夏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十年的和平,到那个时候西夏还是大宋的对手么?!”阿里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心中的问题。阿里提唯有紧紧攥着衣角,在马车上回望嘉宁军司城头隐约露出来的大型投石机,茫然的踏上继续西去前往兴庆府的路程。

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与血

阿里提心中明白,在获得了熙河、嘉宁军司之后,时间越长,宋朝的骑兵数量将会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到时候出现在西北战场上将会是以十万、数十万为级别的骑兵对攻作战,这个场面自伟大的唐朝结束后,两百年间只有辽夏相互攻伐的时候出现过,用不了几年,汉人又将重现这一壮观的场面!

阿里提可不知道这一切仅仅是个圈套,当大宋将绳套套在党项人头上的时候,想要让宋朝的君臣收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先不说王静辉从中阻碍,就是雄心勃勃的皇帝赵顼在这个时候也会宁可牺牲国家的短期甚至是中期利益,想尽办法来灭掉西夏——想要收复燕云平复辽国,那就必须先解决西夏获得马匹资源。相比之下司马光和王安石也不会放手,他们两个人一个关心西夏侵宋每年会给宋朝带来近千万贯的额外财政支出,另一个关心的是利用这次平夏的战果来给改革派注入一剂强心针——尽管平夏战争并不是由改革派来主导完成的,但没有王韶开熙河之役,宋朝想要平复西夏不过是水中望月罢了。

在雨中与王静辉告别的萧佑丹虽然忙着赶路回到辽国,不过他的行程是事先经过仔细挑选的——他希望这一路向北宁可多走些路,也要尽可能的看看宋朝河北的边防情况,尽量路过一些区域性的大城市。不过当他在离开汴都的第三天到达邢州的时候,却身体感到非常不舒服——他患病了,准确的说是驸马的慢性毒药开始慢慢发作了。

经过简单的医治,萧佑丹并没有把身体的不适放在心上,他虽然算是个读书人,但契丹民族大多数都是从小开始习练弓马,他对自己的身体有着非常大的自信,这点儿小病小患还不放在他的心上。

当萧佑丹通过大宋河间府进入辽国后,他的病情就开始加重了,不过好在这里距离辽国南京道的析津府已经不远,他的随从一路奔波到了析津府后立刻请医生为萧佑丹诊治,郎中给出的结论便是路途遥远偶遇风寒所致,开了几副药方后便离开了。

萧佑丹的情况显然已经不适合再继续赶路,再服用过郎中开过的药方后,萧佑丹的精神也好了许多——王静辉一直就没有放弃过不断改进他的毒药,为了使中毒的人更加像正常人患病一般,他依靠校正医书局中的藏书不断的汲取古代医药知识,现在给萧佑丹服用的毒药已经比梁乙埋时所服用的已经变化了许多,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不断的让中毒的人病情反复变化。

萧佑丹是后族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未来要担当辽国皇帝内务总管角色的官员,对于他的归国,魏王系和后族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不过这种关注有时候带有很多其他的东西——萧佑丹接到了月余前萧忽古在家病逝的消息,这让萧佑丹心情愈加难过——萧忽古是因为自己才死的,正是王静辉身边那名白发老者给予了萧忽古重创,尽管他深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道理,对于过去的事情王静辉不要说重创萧忽古,就是当场将他杀了,萧佑丹也是无话可说,但事实的真相便是萧忽古因自己而早逝。

当萧佑丹病倒在析津府的时候,他心中已经被绝望所笼罩,本来有些起色的身体在听到萧忽古病逝的消息后,身体状况愈发不可收拾,在病床上时常陷入昏迷。他的幕僚萧博文则日夜守候在他的病床旁边,郎中已经告诉萧博文,萧佑丹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可能再支持多久了,长途旅行所受的风寒再加上突闻好友的病逝,重重打击之下能够再坚持几天已经是侥幸,若是萧佑丹有什么遗愿就赶快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