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提听后苦笑的说道:“想必萧兄已经听说过我国和南朝之间的事情了吧?!李清谋反割地为王,但是却被宋军所制,降了宋军,现在宋军的前锋已经到了西平府之前,若再不想办法则有国破之险!”
李清脱离西夏的事情,萧佑丹是知道的,虽然他和阿里提的私交比较好,不过因为西夏和辽国之间也是有过战争的,更何况宋辽以前在战争的时候一直都是从西夏获得马匹资源,虽有着共同的敌人,但并不代表两人之间就可坦诚相见。在萧佑丹看来若是西夏更加强悍一些将宋朝打残了最好,若是两国之间两败俱伤则是再美妙的事情了。
李清降宋的事情萧佑丹可不知道,事实上正是因为消息不易传递的原因,萧佑丹所获得的消息始终要落后大宋汴都统治高层至少二十天以上的时间,正是因为这个时间差,他才不知道西夏现在的境地比他预想中的还要糟糕。
萧佑丹听后不禁有些楞了,他也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过李清的泼喜军闻名天下,就算受到比较大的损失,凭借宋军那三流水平要想收拾李清没有个一年半年根本无法做到,这显然超过了他对宋军战斗力的预计水平。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清降宋不仅给西夏带来了灭国之险,更是让辽国有些不知所措。宋军平夏的后果,萧佑丹比谁都清楚,在他看来辽国需要西夏来拖住大宋,并且最大限度的消耗大宋的实力,以便为辽国的复兴争取必要的时间——尽管现在的辽国是魏王当道,还无处谈及复兴,但他一直坚信等到皇太子登基,甚至是再过两年皇太子达到摄政的年龄后,辽国的复兴就可以开始了。虽然这个时间比较晚了些,与大宋相比复兴进度慢了些,不过他相信辽国的军事势力比宋朝雄厚,这就占了一定的先手,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后,两国之争鹿死谁手尚未两知,辽国不是没有一搏的希望,但是现在西夏就灭亡了,那在得到西夏马匹资源后的大宋,几年之间便可以具有主动进攻辽国的能力,这可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话又说回来,西夏国危对萧佑丹来说也并不全都是坏事——萧佑丹非常清楚西夏君臣那般嘴脸,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尊崇的地位,什么国家前途之类对于他们来说一文不值。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辽国开出来的“价格”合适,西夏就是举国臣服并入辽国也未必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萧佑丹在听了阿里提关于西北目前现状的简要介绍之后,脑中不断的快速计算现今局势对于辽国的利弊——风险是巨大的,但利益同样也是巨大的,关键就看现在辽国自己是如何来操作这件事,在宋夏之战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好处!
萧佑丹也明白这是火中取栗,不过在他看来西夏至此要想靠以往陈兵宋辽边境做出要挟退兵的姿态,恐怕会适得其反更加激怒宋朝君臣,既然西夏不可救药,还不如趁机落井下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加划算!当然若是真的如萧佑丹心中所初步想到的那样将西夏并入辽国版图,那宋军所占的地盘辽国是要不回来的,而且这么做同样也会使宋朝君臣十分震怒——他们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来铲除西夏,直到今日才看到曙光,但最大的胜利果实却被辽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到,这怎能够让他们心理平衡?吞并西夏也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关键就是赌宋朝还没有实力来招惹自己,不过同样宋朝君臣若是下了狠心同样虎口夺食的话,辽国亦无可奈何——辽国已经经不起战争,甚至是没有钱来发动战争!
阿里提看着神色有些微变的萧佑丹,还以为萧佑丹为现在解决西夏难题而思考,他却不知道萧佑丹此时已经准备抛弃西夏来换取对辽国最大的利益了。阿里提已经老了,他不知道自己正引动另外一个强国来瓜分自己的国家,当今政治手段最为活跃,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的政治惯例正在汴都内部形成,随着小王驸马所掀起的各种思潮已经严重冲击了人们固有的认识,阿里提这几年并不在汴都开封,所以他并没有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意味,还以以前的常理来思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就注定他要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
基于宋夏之间变化迅速的形势,萧佑丹并没有和阿里提在这次会面中谈及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因为萧佑丹已经决定放弃西夏来为辽国争取自己的最大战果,同时若是操作此事得当,太子一系的人马有建言之功,使得辽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获得大面积的领土。自古以来功高莫过于军功,军功第一乃是救驾,第二便是拓土之功,多少名将都在为不战而胜而努力的时候,像萧佑丹这样能够通过一张嘴皮子来获得近乎一半以上的西夏面积的国土,这种功劳就算是魏王耶律乙辛也是非常顾忌的。古往今来不是没有像萧佑丹这样通过借势用嘴皮子来获取国土的事例,但绝对没有能够以战果来超过他的。一想到这些,坐在马车中返回自己使馆的萧佑丹就有些淘淘然了,但是同样也有一个人更加让他顾忌——小王驸马。
“他会想到这些吗?当他知道后该如何应对?会不会真的支持宋朝君臣下定决心来攻辽?!”萧佑丹在脑海中不断的思量着。也许正应了后世那句名言——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和与你亲近的人,而是你的敌人!萧佑丹自开始重视王静辉之后便一直关注着这个年轻驸马的消息,两次刺杀失败所带来的惨重教训更是让他刻骨铭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了解王静辉的人,恐怕便是这个辽国常驻大宋的使节了。
此时萧佑丹还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定府,就在他拜访阿里提的同时,心怀怨愤的萧忽古突然在重病昏迷当中从病床上猛地坐起来,睁着眼睛双手握拳,嘴里不知在说着什么,旁边的家人实在无法从那微弱的声音中分辨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当兴高采烈的问候开始苏醒的萧忽古的时候,却发现萧忽古已经断气了——死不瞑目!
萧佑丹在回到使馆之后,便着手写信给大辽皇帝耶律洪基,不过当他看到费尽心机写好的信件之后,心中又开始犹豫了——魏王一系中不是没有明眼人,任谁都可以看出这个落井下石的计划成功的把握非常大,但出策建言的人却不是魏王系中的人,魏王能够让这个计划通过吗?更何况魏王已经获取了皇帝耶律洪基的信任,大小事务除了进攻大宋之外,几乎全部都是又魏王耶律乙辛一个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信件还能够到达皇帝耶律洪基手中吗?!
萧佑丹手中握着信件颓然坐回到椅子上,魏王决不是傻瓜,他当然能够看出这个计划的分量,更不要说他的幕僚了。耶律乙辛是肯定会从中作梗不让自己来获得这个天大的功劳的,自己的身份上已经明显的打上了“太子”的标识——他的侄子便是太子耶律浚,这个身份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就算自己的信件能够侥幸到了皇帝耶律洪基的手中,魏王要想反对也很容易——自几十年前夏辽战争结束后,两国便进入了蜜月期,尤其是辽国皇帝将公主下嫁给西夏通婚结成的友好联盟更是现在辽夏两国之间同盟的基础。
“看来是时候回去了!”萧佑丹在心中默默的说道。他以前之所以没有和萧忽古一起回去,就是因为他还想利用自己在大宋所经营的一套关系网络来刺探大宋的军事情报和城防工事的构造,不过那个该死的小王驸马下手快速狠辣,将和他有关系的宋朝官员受贿的情报全部转到皇城司那里,宋朝皇帝震怒之下一夜之间便有两个三品大员和十数个品级不低的官员落马,除了被抄家之外,或是免职下狱,或者是干脆流放到岭南甚至是麻逸岛!
皇帝赵顼一夜之间免除了这么多官员的官职,处理手段也是极为严厉,这在宋朝立国以来是极为罕有的,但是朝野之间的反响却不是很大——没有人会为他们说话,因为他们接受了辽国的贿赂!其中各自牵涉到了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一些官员,但王安石和司马光在这个问题上罕有的达成了共识,使得皇帝赵顼这一严厉的判决得到最有效、最快速的实行。随着宋朝皇帝严厉的处置手段,萧佑丹苦心经营多年的网络一夕之间便被破坏殆尽,这也是两国之间第一次间谍之间的明争暗斗,皇城司被推上了前台,受到了宋朝君臣的一直夸奖,而驸马所主持的情报局却隐身在幕后。
萧佑丹不相信王静辉在这件事中这么干净,由这么一个精明的对手组建的情报局会在这方面落后于效率低下的皇城司,萧佑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王静辉在他的背后搞鬼,要是不然的话,哪里会有这么巧,前面刺杀失败,后面自己所经营的网络全线崩溃?这全部都是小王驸马计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