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的热闹,自然也引起了健康城中的百姓的注意,一些流言蜚语也开始有意无意的流传开来。
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那些爱凑热闹的群众,随着某些人有意无意的牵引,皇宫之外的队伍也渐渐的充实了起来,许多百姓加入了谩骂的队伍之中,更有些有商业头脑的百姓竟还挑来了小炉子和一些吃食,在皇宫门口摆起了小摊,以方便那些骂累了的人能够买到口吃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太子杨元所希望看到了的,这般谩骂对峙竟足足持续了半月有余,在这半个月中,杨元一边不断的联系建康城中的大小王公大臣,还不停的向建康城外的那些边军大将们传去了都城的消息,虽然没有明言大庆皇的生死,但字里行间依然透露出卫皇后害死了大庆皇的意思。
隋皇宫之外,太子杨元在那里呼风唤雨寻求支持,而皇宫之内的卫皇后自然也不会闲着,她知道如果再拖下去,恐怕不用等到皇普俊带着那位赢玄口中的神医回来,太子杨元便带着人杀进皇宫之中了,到时候大庆皇不死也要死了,而自己则恐怕要永世背上弑君杀夫的恶名了。
所以卫皇后也早早的开始了行动,此时大庆皇昏迷,玉玺自然也落到了卫皇后的手中,平日里负责执笔的大臣此时自然是不可能在宫中的,但卫皇后与大庆皇生活了那么就,自然会大庆皇的笔迹,不多时一份洋洋洒洒的圣旨便被写好,趁着夜色悄悄的送出了宫去。除了卫皇后和那个负责送圣旨的武士,没人知道这份圣旨到底送往何方,送与何人,但所有人都知道,卫皇后最后的希望,全然寄托于这份圣旨之上。
第九十一章 秀才遇到兵
圣旨被送出去后,谩骂的对峙依然还在持续,而且隐隐还有向暴力冲突的方向发展,毕竟半个多月没有见到大庆皇出现了,也不由的不让人引起怀疑。
而经过这半个多月的多方联络,太子杨元成功的争取到了数位边关大将的支持,手中有了兵马,杨元的底气也自然变得有些足起来。
月光如水无声的洒落在卫皇后颀长的娇躯上,在巨大的方石铺砌而成的城楼上留下了一个无限美好的剪影。
赢玄无声的站在卫皇后的身后,任那夜风轻拂,带来丝丝寒意。
这城楼是隋国皇宫内虽高的城楼,站在这城楼之上,可以将宫外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那北门之外,那些蜗居在宫门口的大臣和百姓们看得清清楚楚。
这半个月来,卫皇后已经习惯了带着赢玄在深夜之时静静的站在黑夜之中,或思考,或轻笑,或低语,两人都保持着一定的默契。
“据说天门关的陈将军,弘农的刘将军,北水的关将军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带兵进京了。”
卫皇后幽幽的叹了口气,望着远处忽闪着的灯火,有种说不出的疲惫。
“没想到太子的行动竟然如此的迅速,这三位将军若是进了建康,恐怕就要清君侧,带着太子强行闯宫了。”赢玄自已预料到杨元定然会在这段时间里寻求帮助,但没想到,竟然如此迅速便让他说服了几位手握重兵的将军。
“他们来便来了,只要陛下还活着,哀家说的话就有分量,他们就算来了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若陛下真的去了,那你我,便会死无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