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527 字 2022-11-12

张之洞说道:“仲子兄的意思是朝廷要逼他,他可能会反?!”

桑治平微微一笑说道:“不是可能会反,而是一定会反!前段日子北洋陆军第二镇的调动你也知道,聂士成、董祥福居然掉头返回长辛店,香涛兄,你认为这是偶然么?!”

“北洋现在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无论海陆两军的将领都是难得的将才。北洋海陆军演我也曾看过两回,虽然我没有出过国看过别的列强国家军队是怎么样的,但北洋海陆两军每一次军事演习都会得到英德等列强国家的交口称赞,他们还打败过德国人,现在有完胜日本,这样的力量不为国家所用若是重蹈湘军和淮军的覆辙,那未免太过可惜!况且谭组安此人温文儒雅,甚少轻易得罪别人,朝廷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大人应该保上一保,他日必成国之栋梁,也好为大人所用!”陈衍说道。

陈衍同辜鸿铭一般,都是和谭延闿一见如故,桑治平说的非常现实,而北洋的兵锋也太过锐利,谁也不会怀疑桑治平的预言——不是关于朝廷要削弱北洋,而是北洋在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必然会奋起反抗!一个月前在京师和天津之间的那场颇为“诡异”的兵力调动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只是因为一个翁同龢在天津受到谭延闿的礼遇,便惹出这么大的娄子,张之洞有理由相信翅膀张硬而头脑并不是很冷静的北洋在一雪前仇大胜归来之后面对朝廷的不公正对待,他们和他们的首领会怎么做?!至少那个外表温文儒雅的谭延闿绝对不会选择退却!

陈衍虽然是在为谭延闿说话,可是张之洞只是阴沉着一张脸没有做出回应,而桑治平表情颇为耐人寻味,反倒是异乎寻常的平静。同样是作为幕僚,陈衍和桑治平之间的差距可就太大了,一个权术老手和一个半中不洋的小幕僚,对待一个问题和对其所产生的后果的预见性简直是一天一地。桑治平可以对张之洞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但在张之洞幕府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来!

海战大胜,林泰曾用无线电将海圻四舰召回,并且将这四艘战舰交给邓世昌来指挥——日本海军全军覆没,仅剩下两艘巡洋舰还是甲午战争时代的战舰,尽管它们在那个时代还算是主力舰,但时隔六年之后,在北洋海军将领中则根本不算什么。这两艘战舰就算有能力作战,此时也只有乖乖地躲到日本军港里面再说。

海圻四舰的加入使得邓世昌舰队可以更有效的执行谭延闿关于“封锁日本和朝鲜之间海域”的命令,而在邓世昌舰队在大海上见到一艘日本货船便俘虏一艘的同时,谭延闿则下令北洋控制下的所有地域,查收所有日本资产,所有的日本货轮全部没收。并且还派出了警察部队,在赵恒君的带领下将所有已知的日本间谍据点全部拔除,此外还有数支专门精通刑法的小分队协助赵恒君来敲开被捕的日本间谍的嘴巴,以便抓获更多的间谍。

当然谭延闿这么做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驻守在天津的北洋第二镇枕戈待旦,直隶督标新军也搬到了天津城中执行戒严,山东抚标则进驻小站兵营以备不测,同时也是替直隶督标新军看管那几门列车炮——先前北洋海军出海之时谭延闿虽然暗示张之洞北洋海军可能会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海上决战,不过就是到现在朝廷依旧还没有和日本宣战,他的行动完全是自己的行动,如果非要往大清律例上套的话,这罪名就是砍头也不为过!

谭延闿最希望的便是得到对日战争的授权,以便使自己的行动光明正大,当然这次中日海上大战,说到底还是日本先开炮,北洋海军是“自卫”,尽管北洋海军的活动地盘似乎稍微“大了些”,但作为战争的胜利者这不需要受到指责——谭延闿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战斗得到朝鲜半岛和琉球群岛,并且还要要求战争赔款,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战争授权。

“如果朝廷不能给我所需要的,那这个朝廷也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谭延闿在发给萧轩、杨超、刘禹等北洋陆军主要将领的电报中的最后一句话——他需要这些北洋陆军将领给予他一个非常明确的回应。比谭延闿想象中的要快得多,远在东北的杨超和萧轩立刻致电谭延闿,表示“北洋陆军上下坚决的支持先生”。

“看来搞不好要是真地走到最后一步,还是要让革命党摘桃子呀!”谭延闿在看过北洋陆军各个主要将领的效忠电报后,心中在盘算如果自己突然将京师的满清权贵一锅端,所引起的后果的时候,南方的革命党多少也会沾些光,但是这个光能够沾多少就不是他所能够预料的了。毕竟这必然是一件远东极为轰动的事件,一个国家的政体突然改变,在外力的强压之下,那说不得他也必须捏着鼻子分给革命党一块颇为不小的蛋糕——广东。

第二百五十六章 态度

张之洞在接到谭延闿电报后,和幕僚商议了半天才匆忙的拿着这份电报进宫面圣——和荣禄等人不同,张之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的文人,这么重要的电报如果放在荣禄、刚毅手中,那肯定是要先去颐和园请示慈禧太后。而张之洞并不是不知道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的关系,但在他眼中皇帝才是这个国家的正统,除非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事,否则军国大事必须先报之皇帝其次才是其他重臣或是皇室相关人。

这是一次干净利落的胜利,也是一边倒的胜利,更是这个老大帝国从六十年前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所有帝国对外战争中胜得最干脆利落的一次,尤其对象是六年前曾经给帝国带来巨大耻辱,而近年来不断惹是生非的日本。张之洞非常明白这场胜利的价值,从左宗棠、沈葆桢等人起到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帝国花了几十年,费银千万两以计,其目标并不是真的有胆子去和英、法这样的世界级列强国家开战,而是纯粹为了抵御东边那个一直被中土天朝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

进宫之时张之洞召集所有幕僚,对着这份至少是让人激动万分的电报商议了半天,最终认为谭延闿所提出的几条建议是必须的,也是防备日本相北洋海军那样,用不了几年又会死灰复燃成为中国心腹大患——第一,收回朝鲜半岛,干脆将其变成中国一个行省,哪怕为此向列强开放这个行省也在所不惜;第二收回琉球,尽管这二十多年来日本占据琉球就像是自己的国土一样,但当年李鸿章和日本签订的条约中可是还有些对中国有利的漏洞,按照条约的条文意思,琉球并不是完全归属于日本,当然在这次海战胜利面前这些漏洞就算没有也没关系;第三,要求巨额赔款,日本在英国和德国还有法国都订购了数艘战舰,最具威胁的便是英国承建的两艘战列舰和已经快要完工的浅间级最后两艘装甲巡洋舰,必须要求有足够的赔款使得日本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海军元气,并且用这些赔款中的一部分将在英国订购建造的日本战舰回购,避免英国出手干扰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