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更为重要的,一些家庭在遭到如此横祸,财产尽失,根本养不起家里小孩,没有办法,只好将小孩送到大都督所开的幼儿园,而母亲又不能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有的竟然自己来当什么育婴员,以便就近教育自己小孩。

后来看到小孩在幼儿园里面生活非常好,而且还能够读书识字,有几个父母竟然不与小孩相认,到最后,小孩有出息后,真相方大白于天下,成为另一类悲喜剧。

抚养在战争中被遗弃的小孩,除了麻烦之外,付出金钱相对较少,小孩子年少,吃不了多少。

由此杨兴就下达了一个命令,在战争期间,若是发现孤儿,各部最先需要帮忙寻找亲人,若是寻找不到亲人,被确认为孤儿后,带到政府设在后方的救助院,进行专门救助。

不过这点杨兴比前世听说的军阀要好,这些小孩多被留在后方,而不是像前世看到那样留在部队里面。这些小孩不但定期进行军训外,而且还每周参加两天义务劳动,以体验田间劳作,工厂劳作之艰辛。这些小孩除了军训与参加义务劳动外,根据年龄大小,分别送到救助院所设定的学堂中,学习有关知识。

当然,在十年军阀混战中,杨兴收留了14万弃儿,这些弃儿,大多数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军事训练,受到较好的教育,普遍成就都很高。

后世历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经过初步统计发现,在14万弃婴中,有31名先后担任过驻外大使公使,有19人曾经先后担任过省市长职务,有132名将军,有4358名科学家、大学教授,工厂经理,高级工程师、高级文化工作者,即于其他的,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救助院虽然为了应对战斗中、天灾人祸中出现大量孤儿而临时设置的慈善机构,但是在当时谁也没想到其作用竟然如此之大,其影响竟然如此之广。

在多年后,很多人都在研究救助院,这一临时组织。

而在全国统一后,杨兴将救助院进行重整,这就是“中华民国慈善总会”的来历。

虽然在以后,救助院成就非常大,但是现在,杨兴则是内心悲愤,恨不得将制造这次惨案的几个祸首全部正法。

在7月25号,刘存厚赶到成都,杨兴在大厅里面接见了刘存厚,相互见面后,杨兴没有开口,刘存厚在军校老师杨芳毓颇为气愤道:“刘将军,你这次也太过分了,滇军采取‘强滇弱川’策略,反对是应该的,但是你可好,竟然派部杀死戴戡,惹下这弥天大祸,梁启超正在告你状,如此你该如何脱身?”

刘存厚大惊,继而颇为不屑道:“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老子部下怎么知道是戴戡?一阵乱枪,就这样死了,这能怪谁?”

旁边的杨芳毓本来准备给刘存厚一个下马威,再说自己曾经是刘存厚的老师,当即面有怒色道:“刘存厚,督军本来不想治你之罪,但你怎么能在督军面前,在各位将军面前,称老子。你想当老子,那好,你现在就当我杨芳毓的老子吧。”

刘存厚这次敢到成都,不仅仅是认为杨兴不会对自己怎么样,更为主要的是认为自己老师杨芳毓在杨兴手下为副参谋长,现在见杨芳毓发怒后,内心大吓道:“老师,督军,我刘存厚绝对不会对督军以及各位将军不敬,实在是想不到戴戡那小子怎么这样倒霉,弟兄们几个冲锋,居然将他打死了,竟然惹出这样一个大乱子。”

杨芳毓见状,更不解气道:“这次你遭到申斥,只因你杀死戴戡吗?非也,我们是军人,怎么可以将战火洒在人民头上,你到成都看看,成都有多少地方满目疮痍,有多少房屋被烧,有多少儿童找不到父母,留下多少孤儿寡母,有多少乡亲被杀,这可是你刘存厚带的部队?简直是一群土匪,我为你汗颜啊。”

刘存厚分辨道:“老师,督军,这可是冤枉我啊,须知是滇军黔军最先放火,为了阻止我军进攻,是滇军最先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