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战斗机的任务当然是保护轰炸机,若是比较幸运,清军战斗机来不及飞起来,那就要参加扫射,尽量扩大战果。

……

向小强清楚的知道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第一天是怎样轰炸苏联机场的。那场空袭堪称教材。德军专门设计了一种“蝴蝶弹”,每枚只有2公斤,威力相当于一枚中口径防空炮弹。德军每架轰炸机可装几百枚,在苏联机场上空密密麻麻撒下,效果绝不是10枚100公斤炸弹能比拟的。飞机这种脆弱目标只要挨上一枚,就会完全摧毁。

苏联第一天就损失飞机1811架。其中1489架是在地面上被这种炸弹炸毁的。

向小强尝试把那种袭击搬到这里,他悄悄地问了陆航司令,现在大明有没有类似的小炸弹。回答是没有。

然后,他又悄悄询问可否用其他东西代替,比如,60毫米迫击炮弹。明军的60毫米迫击炮弹可以大量提供,正好也是两公斤重。而且迫击炮弹的形状很合适,纺锤形,有尾翼,原就是为了高空垂直落下而设计的。如果每架飞机可以装上几百枚,轰炸效果可是太好了。

不过向小强之所以悄悄的问,就是他知道可能有些异想天开。迫击炮弹毕竟不是为飞机设计的,肯定有问题。

果然,陆航司令考虑了一会儿,回答说恐怕不行。他提出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比如,这么多小炸弹肯定不能简单堆在弹舱里,肯定需要专门的设备。还有,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装弹时肯定要把所有炮弹的保险栓拔掉。一大堆拔掉保险栓的迫击炮弹堆在一起,加上飞机起飞、俯冲、躲避战斗机、高射炮的冲击波……等等可能的振动,很可能在弹舱里爆炸,机毁人亡。或者,可能还会有一两枚卡在弹舱里,降落的时候爆炸。

这种想法很好,但炮弹需要专门的处理,弹舱里也要加装专用设备。或者干脆专门设计一种小炸弹。……但是,这次是来不及了。

向小强也知道,不能为了多杀伤敌军飞机,就拿自己飞机冒险。一方面是道德问题,另一方面,这次空袭过后,明清之间的大空战时代就到来了,每一架飞机对大明都是宝贵的,尤其是贵重的双引擎轰炸机。

……

明军的385架飞机集结编队完毕,为尽量隐蔽,爬升至6500米的高空,在南京和镇江之间飞过长江,然后兵分三路。

东路飞向东台机场、宝应机场;中路飞向泗洪机场、凤阳机场;西路飞向合肥机场、六安机场。一般的军用机场都只是一个大队,几十架飞机。而这六个机场均为团级机场,飞机都超过一百架。这是指向长江东段防线的六把匕首。

长江已经在身后了。三个分机群相互发了“好运”的无线电信号后,开始分散,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中路和西路机群转向西飞行,东路机群继续飞向正北。

航程最近的就是东路。宝应机场离南京只有八十公里,将是第一处打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