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张邈已经不是问题了,吕布采取明升暗降的招数,将兖州取消,将陈留郡大部都编入豫州,将张邈擢升为豫州刺史,只负责豫州的政务,又将张邈弟弟张超封为乐浪郡太守,又封张超的功曹臧洪为徐州琅邪郡太守,将他们三人分开,又各取所长,张邈三人皆得擢升,心满意足,张邈本就不善军事,跟吕布是故交好友,信得过吕布,便将本部人马交给吕布,吕布将张邈的人马编入豫州兵团,交给豫州将军魏延统领。
扶罗韩在朔州牧皇甫嵩的监督下,对付西部鲜卑,蹋顿则在护乌桓中郎将田豫的监督下去歼灭东部鲜卑余孽,这两个势力都要仰大汉鼻息,现在都还安稳,没有叛乱的迹象。
稍微不那么安稳的便是江东的孙策。
孙策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遵照吕布的指示,陆续将江东英才周瑜、张昭、张紘、顾雍、朱桓、凌操、张温、吾粲、贺齐、虞翻、陈武、周泰、蒋钦收之麾下,又连续击败了王朗、华歆、严白虎、刘繇等江东割据势力,迅速一统江东。
随后孙策遵照吕布的进一步指示,建立了以周瑜、周泰、蒋钦、陈武为统领的长江水师,将江东沿线长江以及湖泊都牢牢占据,江东虽然处于长江下游,但在跟占据上游的袁绍、袁术水军的战斗中,江东水军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常有斩获,袁绍的江夏太守黄祖、袁术的庐江太守刘勋都岌岌可危。
随后孙策又建立了以贺齐、凌操为统领的东海水师,东海水师荡平了东海诸岛屿上的海盗,势力大涨,孙策还准备按照吕布的建议,让东海水师东进,去占领那个夷州岛。
随着江东逐步扫平,孙策麾下也渐渐分裂成两种势力。
一个是拥护中央朝廷拥护吕布的拥吕派,以扬州总参军吕范为头领,吕范又笼络了贺齐、陈武、凌操、周泰、蒋钦等草莽武将,张昭、张紘的态度也倾向于中央大一统。
吕范之所以能够笼络住贺齐、陈武、凌操、周泰、蒋钦等草莽武将,是因为孙策前来征辟江东人才,都是以中央朝廷委任的扬州将军的名义,而吕范的地位相当于中央特派员,吕布借给孙策的一万人马临阵指挥是由孙策负责,但平常管理都是吕范执掌,贺齐、陈武、凌操、周泰、蒋钦等武将以及下面所有武将、参军、士卒领受的俸禄都是吕范以中央朝廷吕布幕府的名义发放的,吕布还时不时地通过吕范大量赏赐金银财物给贺齐、陈武、凌操、周泰、蒋钦等武将,他们的官职、军衔都是按照中央朝廷的编制,能够成为大汉朝廷的大将好还是成为一个小割据势力麾下小将好,贺齐、陈武等人自然分得清楚。
吕范以各级参军、宪兵为链条,又以吕布那边的粮食军械资助为遏制手段,牢牢地掌控着孙策从吕布借来一万人马,当孙策扩军到五万人马时,这五万人马里面的中下层将领、各级参军、宪兵也都被吕范牢牢地掌握着,可以说,没有吕范的授权,孙策根本调动不起这五万人马。
另一个是怂恿孙策割据自立的拥孙派,以周瑜、程普、韩当为核心,周瑜笼络了当地世家豪强,许诺给顾雍、张温、吾粲、虞翻、朱桓等本地世家特权,周瑜还放言若让吕布势力占据江东,江东本地世家的利益将不可保全,只有张温、吾粲、朱桓三家亲近周瑜,而顾雍、虞翻皆有观望之心。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孙策的态度,孙策顾虑到强大的袁绍、袁术兄弟无力北上跟吕布抗衡,都把注意力都放在江东,孙策一边要清除南方的山越,一边要对付袁绍、袁术兄弟,腹背都有敌人的情况下,他征求张昭、张紘的意见,实在不宜树立吕布这个对手,便暂时将割据之心搁置一旁,先对付袁绍、袁术兄弟,再求其他。
周瑜曾妄图派人刺杀吕范,谋夺江东的兵权,被孙策阻止。
孙策看得清楚,周瑜虽然在指挥水军、战术调动上颇具天才,但周瑜不是战略型人才,周瑜不明白孙策跟吕布的盟友关系对于孙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孙策曾经拜通天教辅汉天师于吉为教父,于吉派他弟子宫崇前来江东传教,在吕范的积极支持下,两年多的时间里,江东大部分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都信奉了通天教,通天教教义里极为推崇大一统的观念,民众在信教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个思想观念的灌输,吕布执掌的中央朝廷是代表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其他的割据势力都是大汉的逆臣,当孙策知道江东广大民众都接受了这个观念,他明白自己已经很难再像当年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一样割据江东。
所以孙策决定按照义父吕布此前的许诺,以东海水师占据东海诸岛屿,占据夷州岛,向倭国群岛进军,等占据了交州,筹建一支南海水师,占领海南岛,并继续进军扶南、堂明撮尔小国,再占据东南群岛,开疆扩土万里,封吴王,世世代代永镇东南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