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体格不大,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牢固,肌腱发达,背毛浓密,毛色复杂。
蒙古马跟其他地方出产的战马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它耐劳,不畏寒冷,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它骨骼结实,肌肉充实,虽不善跳跃但不得内科病;运动中不易受伤,体力恢复快,耐粗饲,不易掉膘,这点保证了它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的生存,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蹄质异常坚硬,肺部发育良好使其呼吸能适应超负荷的驼载;蒙古马的睫毛致密,无眼疾,视力强于其它马种,色盲程度稍轻;关节不突出,使其更善于负重行走;乘骑方面蒙古马的平稳、舒适度,能走多种步伐就更不用说了。
蒙古马别看冲刺速度不如欧洲马,可是长途奔袭是其特长,而且对草料的需求比其他马低,耐得严酷的自然条件。所以蒙古大军可以“兵马先动,粮草后行”,从小生于苦寒之地的蒙古人吃苦耐劳,有时候就靠喝马奶充饥。蒙古大军没有辎重的困扰,所以能够展开惊人的大范围不停歇的机动。
成吉思汗铁骑西征时,经常靠蒙古马的惊人速度及耐力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从而得到胜利。成吉思汗的两位大将速布台和哲别攻打花喇子漠国讹答刺城时因城内保卫工事坚固而未能攻破,哲别带军队退居五百里远,并休整队伍。敌探得知成吉思汗大军退到五百里远时,城内卫军便放下心来,放松了警惕。蒙古大军休整几天后,有一晚哲别突然下令,率大军进攻讹城。大军夜行五百里次日清晨到达城下,进行突攻。因城内毫无准备,成吉思汗大军轻易攻破了城,并获全胜。此后蒙古军名声大振,仅用两年时间就打败了强大的花喇子漠国。
虽然吕布很反感成吉思汗对欧亚大陆民众的屠杀,但他却不得不佩服蒙古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无敌的,他打造出来的中央骑兵就是向蒙古骑兵看齐,有了二十多万匹鲜卑马,吕布用中央军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这个理想不是空想。
第501章 准备灭绝羯人
虽然吕布得到了二十多万鲜卑马后,诞生了远追秦皇汉武甚至要超过成吉思汗的疯狂想法,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耕种为本的汉民族,在纵马狂飙征服世界的冷兵器时代,恐怕无法跟历史上的蒙古族相比的。
宋末时期的蒙古人,可能是历史上骑射技术最强的草原民族,蒙古人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个个是神射手,且拉得都是硬弓,可以射穿盔甲,他们接受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等,每一个蒙古骑兵身上都有多件称手兵器,不同的打法不同的兵器,可谓是全能型骑兵。
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整体战术先进,他们的战术非常符合某个领袖的军事思想,以高度机动性为主,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退我追。蒙古骑兵西征时期,遭遇欧洲重甲骑步兵不是一味猛冲,先射一通重箭,如果是敌人军营,则还会发射火箭、用投石机投石等,待敌人阵脚大乱的时候,避开敌人正面,采用包抄的方式进攻敌人。欧洲重甲骑士行动笨拙,一旦队形打乱,无异于一群披着硬壳的乌龟。蒙古武士再用套马索、短斧等武器无异于砍瓜切菜。蒙古骑兵的阵型是宽大展开型,前后队可以轮流射箭,同时敌人如果硬冲,自己可以展开方圆百里的机动,让敌人打不着摸不到。蒙古人匈牙利一战,欧洲重甲武士的伤亡简直不成比例。
吕布心里很清楚,圈在冀州、并州是练不出像蒙古骑兵那样强悍的骑兵战术的,必须要到塞外大草原才行,所以他决定要频繁出兵,袭扰塞外鲜卑人,这跟他原来息兵休战并不矛盾,只要把战场放在敌人的地盘上,对自己地盘的粮食生产不造成破坏就行。
吕布留四万骑兵分别扼守重要城池关隘,剩下的十六万骑兵,八成都是新编的骑兵,先在塞内的河套草原训练,一边训练一边实战,扫荡那些桀骜不驯的羌胡部落,十六万骑兵虽然都是新兵,可毕竟是十六万,在张辽、黄忠、徐晃、张颌、赵云这些优秀的骑兵将领统帅下,横扫河套草原西部,敢于放抗的羌人部落的小羌王均被灭族,那些普通羌人被强制汉化,有些见势不妙的羌人部落只得逃亡到武威郡求羌汉混血儿马腾收留,吕布暂时没有心思夺取荒凉的凉州,只托天子刘辩向马腾发了一个措辞严厉的诏书完事。
虽然暂时没有心思夺取荒凉的凉州,但吕布却对打击凉州那里的若干胡人部落很有兴趣,屡次派出数万骑兵,以练兵演习为名,突袭那里的胡人部落,提前报五胡乱华之仇。
吕布这个人的缺点十分明显,他对伤害过自己、伤害过自己所出身的民族的人与民族都没有一丁点的宽恕之心,他只有满腔的报复之心。
虽然他跟曹操、刘备称兄道弟,却只有很少的成分是钦佩他们算是个英雄,更多是要利用他们对抗兖州的刘岱、豫州的刘表、徐州的陶谦、荆州的袁绍,吕布从未忘记前世惨死在这两个人手里,因为吕布这次穿越不是完整地取代了原来那个吕布,原来那个吕布的灵魂还在体内,他又怎么能淡忘个人的仇恨,后世那个愤青的灵魂占据一半以上,他又怎么能淡忘了大汉民族的仇恨呢。
这次出兵之前,他梳理过他记忆里五胡乱华的相关史料,想从中知道他在东汉末年想要消除的对大汉有致命隐患的胡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