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这种感觉,很合拍的感觉。
当初他选择刘邦为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刘邦和他的合拍。而如今看来,刘阚似乎比之刘邦更能理解他的意图。与这样的人君合作,想必会非常的快意。张良脸上的笑意,更浓。
其实,自他被俘那一天起,张良就在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
是生,亦或者死?
生,很简单。
他相信自己若是要投降刘阚,刘阚绝不会推拒。可问题是,若他不能得刘阚的重用,活着又有何意义?死嘛,就更容易了!在被押解咸阳的途中,张良至少有一百个机会,自尽身亡。
然而他刻苦修学,还没等施展出来,就一命呜呼,岂不是遗憾?
此时的张良,与十五六年前的张良,思想已经有所不同。特别是在韩王成死后,张良的触动很大。他从狭隘的消灭老秦,兴复韩国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开始把目光放在了逐鹿天下之上。
这也是他选择刘邦的重要原因……
他询问刘阚,是考核刘阚是否能符合他心目中的人君要求;他询问陆贾和叔孙通,是想要知道,在刘阚的麾下,是否会有人制约他的发挥。很好,刘阚的反应不差,而陆贾和叔孙通的回答,也让张良感到满意。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如陆贾或者叔孙通那样得刘阚的信任,想要达到自己在刘邦帐下的地位,只怕不太现实。因为,从陆贾口中,张良得知了蒯彻和陈平的存在。这谋主之位,只怕难以得到;不过被刘阚所倚重,倒也不太困难。
张良说:“其实,取陕县,占风陵渡,并不只是从军事的角度而言。”
刘阚连忙说:“还请先生指教。”
“唐王据关中,以北疆与巴蜀为两翼,其势若振翅翱翔于天际的鲲鹏,可谓是尽得天时。
可是,楚项之势,亦不输于唐王。
他麾下有范增陈婴,皆智谋之臣……若函谷不能克,必转而据守雒阳,得河南而望三齐,靖河北而犯北疆。如此一来,唐王就只能以守为主,加之关中厌战,非十载而不得靖天下。
唐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