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仓舒,曹丕的心里就象针扎一般难受,本来乌林大败,说起来是件坏事,可偏偏仓舒却立了大功,力挽狂澜,紧跟着父亲让他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坐镇襄阳带兵打仗,先解合肥之围,后夺江夏,这半年的功夫,他居然做到了平南将军,真是让人咋舌不已。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嫡长子坐守邺城足食足兵的功劳就相形见绌,根本不好意思提了。
如此下去,自己这个嗣子的位置还坐得稳吗?
如履薄冰的曹丕看中了荀家,苦心思索到了这个好办法,想借些把颍川两个大族都拉拢到自己身边,哪知道陈群却不领情,表面上不说,背地里却阳奉阴违,提个亲拖了三个月,仓舒都要回邺城了,他还没得到荀家的回音,这让曹丕怎么能不着急。
“让司马仲达去劝劝吧。”郭女王见曹丕愁眉不展,轻声提醒道。
“仲达?”曹丕沉吟了一下,也点点头:“也只有他能说动长文了。”
※※※
司马懿很快就到了陈群的府第,还没说话,陈群就抬起手说道:“仲达,你我至交,那些让人不痛快的话就不要说了,换成你,你会答应这件事吗?”
“会!”司马懿想也不想,应声答道。
陈群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看着司马懿。司马懿笑道:“长文,如今的大汉还是那个讲究清誉的大汉吗?党锢之祸之后,大汉就已经是日落西山,如今是乱世,乱世有乱世的生存法则,不能再抱着死脑筋了。大汉的权柄在哪儿?你想必也清楚得很,不用我多说,否则我也不会来,你也不会在丞相府里呆着了。天下的大势,你我都清楚,如果长文真要守着清名不放,那何不弃官归隐,也免得受这么闲气。”
陈群半晌没有应声,长长的叹了口气:“天下之大,竟无你我士人立足之地吗?”
“不是没有立足之地,只是要靠你我去争取。”司马懿笑道:“如今仓舒公子在荆州立了大功,和子桓公子争夺嗣子之位已经在所难免,其他数人,皆不足论,你难道想转投仓舒门下?”
“你开什么玩笑。”陈群笑了:“仓舒在荆州是干得风生水起,不过却是烈火烹油,一时好看,对你我这样的家族更是没有什么好处。你看看他手下都是些什么人?要么是黄忠那样的军汉,要么就是刘巴、庞统那样不读经术的杂学之士,他在襄阳义学,把刘仲玉、谢异公这样的人都塞进去做了教授,刘巴在荆州搞什么聘用会,连那个军汉都做了考官,这一主一臣都搞的什么东西,招的是些什么人?我士族得了什么好处?居然落到和那些工匠平起平坐了,成何体统。这样的人,我如何能跟他,我陈家如何能跟他。”
“那就是了,既然你不能投入仓舒门下,那么也只有在子桓公子门下了。”司马懿抚掌笑道:“何况这门亲事,也没你想的那么严重,荀令君做了宦官的女婿都没受什么影响,照样名满天下,更何况你还隔了一层呢。公子此时急需荀家助力,长文此时既得一美人,又建一大功,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仲达……”陈群有些犹豫,好好看了司马懿一眼,这才说道:“你觉得子桓公子有胜算吗?”
司马懿笑了笑:“长文既然认为仓舒是烈火烹油,手下又都是些杂学之士,那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你我携手,还不是些杂学之士的对手?”
“只是……”陈群皱着眉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