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页

不过听到杜睿约法三章,他们顿时放下了悬着的心,毕竟此刻他们还都是唐军的俘虏,杜睿会如何处置他们,他们自己的心里也没底,不过此刻,他们放心了。

土人之所以聚众叛乱,不过就是为了活下去,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唐军的对手,要不是冯毅,李进等人逼迫过甚的话,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

杜睿看着欢呼的土人,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些土人还未脱蛮荒,若是用严苛的法律去规范他们的话,根本难以起到任何效果,与其劳心劳力的去治理这些土人,倒不如用更加粗放一些的方式去对待。

就像当初汉高祖刘邦一样,刘邦约法三章,定鼎关中,进而取得了天下,其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心,杜睿想要让大唐在澳洲道站稳脚跟,一味的回避土人,根本就不行。

如果杜睿也像冯毅一样,极力的压榨土人,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不断加深唐人和土人的矛盾,只怕到时候澳洲道可就遍地烽火了。

历史上刘邦进入咸阳后,部下诸将见到秦宫室中的珍奇玩好、金银财宝,不禁眼花缭乱,馋涎欲滴。惊奇之余便肆无忌惮地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咸阳城中混乱不堪。一贯好酒及色的刘邦也以征服者的姿态,大摇大摆的走进秦宫室,面对不可胜数的帷帐珠玉重宝和数以千计的后宫美女,也不禁贪婪地想止宫休舍,体验一下做关中王的滋味。

好在刘邦手下诸将中还有头脑清醒的人,不断地提醒着他。

比如,樊哙对他说:“沛公,你是打算将来统一天下,还是打算占有这些财富,只做一个富翁而已?珠宝玉器和美人妇女都是秦所以亡天下的原因,你怎么能留在宫中呢?应该赶快还军灞上。”

但刘邦此时正沉迷于胜利之中,根本听不进樊哙的话。

张良听说此事后,也对他说:“秦为无道,沛公你才得以至此。这和暴秦有什么两样呢?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你能听从樊哙的劝告。”

在樊哙和张良的苦苦劝说之下,刘邦这才醒悟过来,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灞上。

刘邦还军灞上后,便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向他们发布安民告示:“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高祖约法三章,使得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而刘邦则辞让不受,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这样一来,人又益喜,他们终于消除了对刘邦的怀疑和戒备,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正当刘邦在灞上约法三章时,项羽也已扫平河北,率诸侯的40万联军和秦将章邯的20万降军一路浩浩荡荡地渡河进抵新安。由于诸侯联军中的士兵从前大多曾被秦征发到关中服徭役,轻折辱秦吏卒,这样,项羽部下的两部分军卒中间,便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和猜忌。

秦降卒们担心,万一入关后不能取胜,项羽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项羽听说此事,不但没有想办法安抚,反而害怕这些秦吏卒人心不服,到关中后无法约束,会出乱子,便在一夜之间将20万降卒统统活埋在新安城南,只留下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从而造成了自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坑杀赵40万降卒以后的第二次大惨案。

刘邦约法三章,定鼎关中,而项羽暴虐嗜杀,大失民心,这也为后来的楚汉争霸,项羽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