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天武天皇十四年,为“更改诸氏之族姓”,天武天皇制定“八色之姓”,即真人、朝臣、宿称、忌寸、道师、臣、连、稻置。通过“八色之姓”,对旧氏族加以调整。“真人”多授予原公姓氏族,“朝臣”多授予原臣姓氏族。旧“连”姓中,五十氏升为第三等“宿弥”,十一氏调为第四等“忌寸”。原属“伴造”级旧族长,亦均纳入氏姓序列。其结果使氏族进一步趋向分化,促使其与皇室之间的从属关系进一步加强。制定“八色之姓”,提高皇族地位,巩固与加强了天皇制专制统治。实行“八色之姓”制度,也是为使旧的氏族制与新的官僚制等级身分相适应的一种尝试。由此可见,可以从具有氏族制与官僚制双重性的侧面,理解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特征。综观律令制国家发展进程,天武朝应属日本律令制国家的创业期或形成期。

为了明确地方的支配体制,天武天皇在位期间还积极推进了地方的行政组织建设。

在天武天皇患病期间,诏谕凡天下之事,不问大小,悉启奏皇后及皇太子。这是他吸取“壬申之乱”教训,担心后事的安排。

天武天皇十四年,天武天皇更改爵位之号,增加阶位等级,扩大冠位至四十八阶。为勤于政务的官人晋升和拨擢有战功的一般官兵提供条件。根据新爵位制,授予草壁皇太子净广,大津皇子净大贰及高市皇子、川岛皇子、忍壁皇子等不同爵位。其他诸王、诸臣亦先后授爵,其中,包括唐人、百济人、高丽人,凡一百四十七人。

同年,下诏诸国:“每家均建佛舍,以便礼拜供养”。宫廷聘奉僧尼,巡幸寺院,供养珍宝。天武朝将宗教纳入国家政治轨道,从而,赋予天皇统治以宗教权威,实为日本天皇神格化之滥觞。

天武天皇还擅长占星术,再加上当时阴阳之道等在律令国家的大唐和新罗也很盛行,受到这些影响,天武天皇设置了占星台和阴阳寮。建造了为祈祷皇后病愈的药师寺。

天武天皇病逝,皇后临朝称制,也就是后来的持统天皇。

纵观天武天皇统治期间的日本,他也称得上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特别是对国家的秩序改革方面,他所作出的努力,结束了日本贵族专权,皇权被严重削弱的现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日后天皇一脉的所谓万世一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只是原本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现在历史已经因为救援百济大败亏输,天智天皇被杜睿一剑砍了脑袋,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壬申之乱没有发生,天智天皇的长子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出生,天智天皇便在杜睿的手下送了性命,天武天皇登基也称得上是名正言顺,但是此时他要面对的确是一个比原本历史上更为糜烂的国家。

面对着隔海相望的强大帝国,倭国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惊悚,无论是天武天皇还是那些贵族,他们都知道,一个侵略性极强的大唐帝国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报复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来。

天武天皇在继位之后,也曾尝试着和大唐改变敌对的关系,但是如今三韩已灭,他纵然是想要找人说和都找不到,往大唐派了几批遣唐使,希望可以以请罪的方式,让大唐放过他们这个“蛮夷小邦”,可人还没等上岸,就被大唐的军舰逼了回来。

天武天皇知道,大唐已经断绝了一切和好的可能,等待倭国的只能是大唐疯狂的报复。

一想到这个,天武天皇就阵阵头疼,一个强盛到了极致的大唐,绝对不是他们这个小小的倭国所能对抗的。

天武天皇的皇后是当初抚养他的凡海氏家的女儿,在被带到飞鸟城,继承天皇之位之前,他不过就是伊势海边,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登基成为这个国家的主宰。

登基之后,他也确实曾有过力挽狂澜的伟大梦想,但是面对这个糜烂的国家,面对外部巨大的威胁,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每天躲在里居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