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乾兴故事,宫中侍卫赐果食时,盒中有金。此次却无,诸侍卫纷纷为言抗议。李璋喝道:“尔曹平居衣食县官,主上未临政已优赏,尔何功复云云,敢喧哗者斩。”吏部南曹又说道:“公卿子弟,襁褓得官,未尝涖事,而锡服与年劳者等,何以示劝。请从涖日始。”

众乃定。

这些人得赵祯恩最多者,赵祯死,为一些赏金闹事。外面得赵祯恩少者的百姓却已经在哭泣。

一条真理,尺布树恩,丈布养仇!

例如赵曙,例如韩琦,例如这些侍卫。

危机悄然降临,但诸人不觉。诸事继续进行。命引进副使王道恭告哀契丹,左藏库副使任拱之告哀夏国。蔡襄奏乞内藏库钱百五十万贯、紬绢二百五十万疋、银五万两且山陵与赏赐,从之。三司与内藏库钱是分开的,前者是国用,后者属于皇家内库,当然还是国用,但不属于三司管辖。

蔡襄少估算了,这点钱怎么够用呢?

暂时蔡襄也来不及盘三司的账薄,做为官员是良吏,但作为三司使他却不是很合格,经营非是他所长。诸事纷至沓来,诸事逐一安排妥当,按理说韩琦此次安定之功,说不定也能得到一个大事不糊涂的美名。可没有一个人会有这种说法,因为接下来将会出现无数次荒诞剧。

先是第一棍子打过来。

在内宫里赵曙渡过了最初皇帝时光,可不知道他想了什么,责降医官,要严惩替赵祯看病的医官孙兆与单骧。边上太监说了一句公平话:“先帝初进兆等药,皆有灵验,不幸至此,乃天命也,非医官所能及。”

想要用药加害赵祯那是不可能的,自从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几代人君进药时皆用人验药,才可服用。郑朗明知道赵祯不好,都未产生有人加利用医官加害赵祯的想法,赵曙降责简直是莫明其妙。

听到内侍的进劝,赵曙忽然敛容说道:“闻兆等皆两府所荐,信乎?”

内侍答道:“是。”

赵曙又说道:“然而朕不敢与知,唯让公等裁判。”

韩琦气得浑身哆嗦,他因为这个新皇帝,已经背了一身骚,若传出去,老百姓会怎么想。他们又不知道情况,准得认为是自己让医官将赵祯害死的,好图拥立之功。

又不能辨,越辨越说不清楚。只好从中书下诏,将兆编管池州,骧编管峡州,同时降罚十二名御医。

赵曙折腾两天后,于东楹赵祯灵柩处见百官,百官拜,赵曙哭,但怎么也看不到伤心的样子。这个不管了,等于大家“伤心”完毕,赵曙忽然说,自己要亮阴三年,命韩琦摄冢宰。亮阴三年也就是帝王居丧,冢宰就是太宰,位于三公之下,总掌六卿,具体的可见一个上古人物,周公!群臣皆言不可,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