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又说道:“不仅如此,据密探送来的消息,没藏讹庞不久就会出兵龛谷,臣也以为继续置之不理。瞎毡经过数年的休生养息,又因为渭州市易,积累许多财富,西夏想攻下龛谷不易,并且我让狄青下命,向龛谷提供大量武器支援,坐享渔人之利的还是我们大宋。”

实际就是以前西夏出兵吐蕃,宋朝政策的翻版。

富弼说的这些,大多数是文彦博的见解,不过有一点富弼倒是说对了,唃厮啰一死,吐蕃关系与宋朝不会那么亲密了。

“还有一些情况也不准许我朝与西夏用兵。契丹新帝登基,改变策略,可仇恨仍在,我朝若出兵,会逼迫西夏向契丹做出进一步的让步,契丹对西夏的仇恨,会因为西夏的让步进一步化解。国内也不大允许我朝用兵西北,六塔河大建,郑朗在荆湖南路开发,可能以后还会到夔峡,都需要用兵用钱帛。若是又分心西北,我担心兵力不足。”

“南方并没有用什么兵力。”

“陛下,可是钱帛呢?况且两广也不能说稳定下来。”

“钱帛很紧张吗?”

“不用兵西北,钱帛不紧张,即便郑朗于南方用了一些钱帛,六塔河也用了许多钱帛,国库还能运转过来。但若是用兵西北,那非是小钱,必会出现庆历之初种种状况。”

提到庆历战争,赵祯皱眉了。

几年战争打下来,宋朝一片凋零,到处起义,扑火一样的,好不容易扑下来。

“臣以为不是不能用兵西北,西夏不灭,我朝西北始终不会安稳。即便这个没藏兄妹,我朝严厉警告过了,仍有侵耕扰民情况发生。但用兵不是在这时候,臣以为要过几年,两广安定,两荆夔峡诸蛮真正归顺,内部团结一致,国家又有了大量财政积余,即便对西北用兵,国用不急,也不会向百姓若剥。相反,西夏会因为出现困窘,与我朝交战居于下风。故臣与富弼共同认为,不插手西夏与吐蕃一战。”文彦博说道。

狄青蹙眉,他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但经文富二人一绕,将他脑袋绕得有些糊涂,最终屈服。

这就是他的现状,说是说不过,写是写不过,他担任枢密使后,在一群文臣嘴巴子与笔杆子逼迫下,几乎成了隐身人。

赵祯说动了。他又问道:“六塔河那边如何?”

“还没有竣工,但快了。”富弼说道。

“天冷了,民夫在工地上很辛苦,若差距不大,诏民夫停止修建,余下工程留作明年春天到来后,再进行修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