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荆湖南路不是湖南,湖南北部与西部地区乃是属于荆湖北路,中间还有一个若大让人尴尬的禁梅山。不过湖北许多地区又属于京西路,湖南开发仅是围绕着洞庭湖一带,属于荆湖北路的,与荆湖南路无半点关系,大约拥有耕地达到二十几万顷。

在史上,元蒙的粗野残酷,数据无法得知,到了明初,朱元璋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也是一个最代表草根的皇帝,憎恨贪官,重视农业,恢复洞庭湖的耕地开发,再度使湖南耕地面积达到南宋时的三十几万顷。

转变是因为一个妇人,黄道婆。

棉花效益远胜过稻田的,就是管理起来很艰难,但对于人口密集的太湖流域来说,不存在劳力问题。于是原先的苏湖熟,天下熟,常湖熟(湖州常熟),天下足的太湖流域粮食产量下降。明朝不得不将眼光转移到湖南与两广,前面的谚语又变成湖广熟,天下足。两湖,两广。有人说湖南耕地面积一度达到一百多万顷,这个说法估计过于夸张,但江南调向京城的供粮,江西两湖两广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太湖与江东圩仅占百分之十五。于是长沙后者居上,一跃成为四大米市之首。

不过明朝掌控能力太弱,税务制度落后又不合理,真正的民富国穷,没有储粮,没有钱帛及时调运,小冰河导致西北大旱,各大地主自私自利,于是农民起义,最后国家没有了,地主自己也成了亡国奴。

湖南再次荒废,清朝虽重视,湖南产粮再次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很长时间里没有恢复到明朝后期鼎盛时代。

想开发湖南,荆湖南路是主要的开发区,因为梅山蛮之逼,整个荆湖南路农业落后。

但与两广蛮人不同,开宝八年,梅山蛮一度攻击邵州与潭州,当时宋朝未统天下,无力分顾。宋太宗平定南唐后,派兵进发梅山,斩杀数千人,激起梅山蛮的怒火,宋军一撤,梅山蛮左甲首领扶汉阳率领诸蛮,又再次大度入侵,宋太宗令翟守素调潭州兵前去镇压,斩俘两万人。梅山蛮终于意识到宋军的强大,于是宋军一来,逃向深山老林,宋朝大军一走,又出山来骚扰。

赵匡义一怒之下,将梅山划为禁区,不得山外百姓与山内百姓有任何来往,无论商业,农业,或者其他。

封闭了大半个世纪,这里更加落后与野蛮。

几年前赵祯改变策略,派潭州知州刘元瑜进入梅山,与蛮人交流,宣扬朝廷旨书,好言安抚拉拢,一个堂堂大州知州,深入险境,苦口婆心,仅收拢了四百峒民。

按照一些大臣的说法,这个梅山蛮没得治了。

再看两广蛮人,看似更头痛,实际不然。交趾不顾,以催毁为主,不想经营催毁了,撤回来,乱子是交趾人自己的。特磨道与邕州西部地区、自杞有厚度与深度,可以作为与大理的缓冲地带,服就经营,不服听之任之,对核心区域影响不大。然后是五岭地区,皆是生蛮,可是厚度薄,道路兴通后,他们能看到变化,在熟蛮的带动下,自己儿就会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习惯。其他地区也有许多生蛮,皆缺少厚度。大部分地区也是蛮人,可多是熟蛮,某种意义上他们与汉户区别不大,只要政策得当,不岐视他们,两广就能顺利开发。

可是梅山蛮呢。

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州,南接邵州,其西则辰,其北则鼎,包括澧州、潭州与鼎州部分地区,辰州大部地区,邵州一半地区,占地五万平方公里,要长度有长度,要厚度有厚度,要地形有地形,山高林茂,道路崎岖。再有大半世纪的封闭,又落后又野蛮。说句老实话,想要对梅山蛮,难度之高不亚于征服交趾,不是打败交趾,而是征服,与征服交趾难度相并齐!

郑朗与张亢、张岊商议,甚至前往荆南府(江陵府),询问李肃之一些关于梅山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