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狄青与张亢不同,罩他的人更多,有范仲淹,有郑朗,有庞籍,甚至还有尹洙,若是女子算,会不计其数,狄青回京率军与郑朗剿匪,听闻整个大宋第一帅哥狄小二回京,无数仕女涌上街头,一睹为快,后世的什么偶像,在狄青面前都是浮云。有的青楼女子向狄青挥手帕,就差一点想往狄青怀中扑。连他进宫,宫中的一些小妃子们,也悄悄的趴在门后观看。
不过燕度不是妹妹,也不是同志,狄青长得越帅,有可能心中越不高兴,查得有些紧。
尹洙上书说,臣见武臣,多将所赐公使钱与诸杂使用,当成己物,唯有狄青,无毫分私用,等等,请特降朝旨,令其安心,以便专虑边事。
还是不报。
燕度忽然中止对狄青的清查。
因为更佳的时机到了,水洛城。
修不修水洛城,看从那一方面考虑。若是考虑到与西夏人的作战,不修好。就是没有将前线推到萧关,此地离镇戎寨也很远,战火一旦弥漫到水洛城,整个镇戎寨与笼竿城也十分危险了。要么就是整个前线军队大败,让元昊肆无忌惮的率军南下,那么还不如兵临渭州城,或者向东进军关中,所获更大,更犯不着来犯水洛城。
考虑到当地的情况也能修。这一带是笼竿城通向秦州的重要道路,纪质绕道与张岊军会合,便是从这里走的,又有道路通向龛谷等西边诸地。属于宋境,原来有一座小城,城主叫铎厮那。
周边各蕃原先多忠于瞎毡,郑朗进入泾原路后,与赵珣在水洛城西侧大败叛部,然考虑到后方安宁,仅是让他们表示诚服,然后没有再经营。加上市易,瞎毡投降,金箭令等因素,这些部族与宋朝联系更紧密。
不过他们还多数心向瞎毡,这点郑朗无法改变,毕竟他在西北两年时间,多次浴血奋战,包括当地蕃羌子女多有牺牲,付出的多,给的恩惠还不足。若是修建此城,等于朝廷设了一个有力的点打入此地,利于统治管辖。
两个角度考虑,便有两种想法,这就为以后争执种下矛盾。
郑朗走了,张亢又走了,接着换上尹洙,朝廷官员换得象走马灯似的。对当地的蕃子人心也多少产生一些动摇,并且此地各蕃分成二两条,一部分心向宋朝,并且因为郑朗出现,心向宋朝的蕃部增加。还有一部分心向着瞎毡。这是人心的所向,还有这里的地势重要,又有水轮、银、铜之利,刘沪在静边寨看到西夏估计不打了,于是派人召唤铎厮那及其附属献结公、水洛与罗甘地,做宋朝的熟户。
这与郑朗当初在西北不同的,那是生户,仅是羁縻而己。
铎斯那同意,刘沪向郑戬会报此事。郑戬也向朝廷奏报,说德顺军生户大王家族元宁(铎厮那)等以水洛城来献,其地西占陇坻,通秦州往来道路,陇之二水环城西流,绕带河渭,田肥沃,广数百里,杂氐十几部,没有归属。于是派静边寨主刘沪招集酋长,皆愿纳质子,求补汉官。今若就其地筑城,可得蕃三五万及弓箭手,共抗西贼,实为封疆之利。
这份奏折错误百出。
首先此事发起乃是刘沪,根本就不是郑戬的命令,但刘沪清示了郑戬。
是一个平原所在,不然最后不可能发展成庄浪县城,但不能称为没有归属,名义上他们还都是臣服宋朝的,瞎毡都臣服了,况且他们。要么说真正的臣服,并不多,郑朗在的时候,人心都大部分向着瞎毡,为此郑朗还叹过气。所以不能用没有归属与皆愿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