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好地方,如何夺回来?
足够了,让诸位大佬反思,已达到效果。
……
回到客栈,严家上下全部迎到门口。
严荣能考中进士,能取前宰相的女儿,最大的功劳是郑朗。
郑朗摸了摸严荣的脑袋说道:“你能考中,我很欢喜,以后打算怎么办?”
“郑学士,我打算先外放一段时间,再努力进修,进京参加馆阁试。”
宋朝举子通过殿试后,逐一外放,除非有大政绩,才华优秀者,如范仲淹、王安石、郑朗,想要进一步高升,还要通过一次考试,叫馆阁试,通过后可以在馆阁或者秘书省里担任一名官吏,再勘磨几年,那么会迅速青云直上。其中优秀的人,外放到地方勘磨一下,有可能就会进入两府。
有许多举子飞黄腾达之前,走得的便是这条道路。
因此,即便考中进士,外放为官,也不敢耽搁学业。
学习本来是好事,活到老学到老,可官员是做什么的?是治理一方百姓,保家卫国,不将精力放在治理百姓身上,继续苦读经义,那成了什么?
然而郑朗没有劝说。
恐怕是陈执中的主意,不这样,以严荣的老实与沉默,很难上位。
准备休息,忽然来了一个人,樊家小娘子,走进来,用敬佩的眼神看着郑朗,说道:“妾恭贺郑郎大捷。”
大捷,朝廷高兴,大肆宣传,京城瓦舍里为此不知道编了多少杂剧。
小姑娘越来越佩服自己这个未来老公。
郑朗无言,想了想说道:“你有没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