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中庸?”赵祯可不顾他的心情,对这个中庸,赵祯很关注的,若不是有些地方让他不大同意,都可以将它当作制订国策的标准。

“是,先生前一段时间寄来了中庸,已非去年中庸,做了大修。”

“在何处?”

“就在客栈里,但是陛下,今天是骑马夸花时刻。”司马光坦然道。

你不要考虑什么中庸,明天后天有的是时间,今天是状元时刻,轻重得分清楚。

隐隐有进谏的含味。

而且风仪也好,在殿上他根本没有半点紧张,颇象极了当年的郑朗。

欧阳修与吴育不由多看了几眼,忽然想到他们以前教训范讽就象教训小孩子一样,随即释然,不是怪胎,怎么能进一家门呢?

赵祯只好道:“司马卿,你坐。”

“喏。”

但经这一折腾,有许多大臣不由地将视线集中在他与吕公著身上。

第二天赵祯就将二人召到皇宫,并且让他们将那本新中庸带上。

翻了翻,不由地“咦”了一声,再次细翻起来,将以前那本中庸拿出来对照,赵祯奇怪地问道:“为何做这么多修改?”

这本新中庸言语更加温和,特别是那两篇天下,改得面目皆非,对兼并怦击得更含蓄,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所在也彻底消失。

司马光答道:“妥让耳。”

道理说开了很简单,现在宋朝是文人主持天下,包括政务,包括声音。郑朗在书中强调武将的作用,文人集团如何作想?还有兼并,兼并主要是士大夫集团与权贵集团,肯定是不对的,可言语过激,必将使这两个集团不快。得罪了文人集团、士大夫集团与权贵集团。什么改也不改了,回家养老做骚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