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道:“临来之前,我与几个学生说过,我来会创造一个特区。”

“特区?”

“是一个经济特区,用中庸处理州政,用格物产生的知识创造财富,使它成为一个样板,一个榜样,供其他官吏参考。高司谏,王内侍,你们回去后,也要将我这个意思带到朝廷,勿得干预,已经快成功了,只要成功,它有可能是宋朝州治的最好参考模式。不仅是圈圩,而是一种思路。那怕就是巴蜀,也有各州的特长。例如范知州去了饶州,与我说过,饶州有彭蠡湖、昌江、余干水、鄱江水,不仅有圩田之利,还有山泽湖泊之利,彭蠡湖又可以造船,景德镇有瓷器,这是饶州地形的特长,抓住了,有数年之治,饶州也必将大富。”

高若讷知道郑朗所说特区含义了,更明白郑朗不喜中书干预的原因。

实际他呆了这么多天,不是去年,去年大宋他们初来之时,只看到圩田的好处,数圩未起,一些作坊未成立,看到了好处,看到的不多,所以不大慎重。

但到了今年秋后,数圩丰收,蔗糖凶狠而又诱人的露出面纱,高若讷能不慎重,况且他本身就喜欢管申之道。

郑朗未喝多少酒,汪知县却喝了不少。

听到郑朗的话,让他感慨万千,大有启发,还有……兴奋。自己这些人的努力,将会成为所有宋朝官员学习的目标,能不感到荣幸?

……

第二天诸位商贾再次会聚,郑朗问道:“诸位昨天住得可好。”

“不错,不错。”一起答道。

昨天那个张大郎道:“变化真不小,才三四年时间,没有想到芜湖能有这辰光。”

不但是客栈服务水平提高,还有许多丰富的夜生活,让他们十分满意,远不是前几年来芜湖城寒酸的样子。

另一个贾人说道:“百姓说这是奇迹之城,昨天晚上转了转,我相信了。”

“现在一切草创,称它为奇迹之城,过矣。不过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城中仅几千户,象苏扬杭鄂那样参差十万人家做不到,可芜湖城是不是人口太少了一点?”

“是啊……我明白了。”张大郎眼中出现惊喜。